[实用新型]送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9432.6 | 申请日: | 200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77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福;姜善涛;鲍湘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福 |
| 主分类号: | H01M2/00 | 分类号: | H01M2/00;B30B15/00;B65G47/7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5500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送料装置,更具体地说,关于一种用于输送电池的自动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电池的过程中,为了将某些外壳为钢壳的电池与电池盖冲压为一体而采用间歇式压力机。这种压力机的底板上用于电池定位的夹具为两个可以开合的半圆。其中一个是固定不动的用于定位的靠模,另一个是可以拉出和推进的动模。操作人员在加工时需要手动拉出动模后将电池放至定位孔内,然后推进动模,压紧电池,再操作压力机手柄,压力机则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冲压动作而将电池盖压紧。
但是,上述过程中如果压力机的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则会出现冲压两次的现象。即当操作人员手拿电池准备放入定位孔时,压力机进行冲压动作,从而给操作人员带来危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人员将冲压机的模座做成整体拉出来,当将动模拉出并安放好电池后,再将模座推进去,以降低对操作人员带来的危害。但是,这种方法在具体应用时不但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复杂性,增强了劳动强度,也同时增加了冲压的加工成本,对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能够自动将电池送入压力机的定位孔的送料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送料装置,包括有控制系统,所述能够将电池传送至压力机定位孔内的送料装置还包括有:
底板,设置有滑动槽;
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传送机构;
与所述传送机构相对应的送料台,所述送料台上设置有送料槽,所述送料槽的一端呈能够使所述传送机构传送的所述电池进入的开口状,另一端呈封闭状,所述送料台位于所述送料槽的封闭状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贯穿所述送料台且位于所述送料槽内的通孔;
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进给机构,所述进给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的滑动板、与所述滑动板一端相连接的进料气缸、设置在所述切槽内的挡料件、与所述挡料件相对应的卸料气缸及能够使所述挡料件与所述滑动板相连接的弹性元件,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切槽及与所述滑动板贯通连接的用于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料仓,所述料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的下表面上,所述挡料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料仓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有用于传送所述电池的皮带、能够带动所述皮带运动的带轮、能够驱动所述带轮旋转的电机及电机固定架。
所述送料槽为凹形,所述送料槽的凹形底面的开口状一端处与所述传送机构的所述皮带的一端抵接。
所述送料槽贯通所述送料台,所述传送机构的所述皮带位于所述贯通的送料槽的下方,所述皮带的位于所述送料槽内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送料槽的所述通孔的周缘位置处。
所述挡料件包括有与所述料仓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的挡料端及通过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滑动板相连接的拨动端。
所述挡料端与所述拨动端分别呈L型。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有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滑动板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气缸采用螺钉与螺孔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卸料气缸与所述进料气缸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能对操作人员带来危险的缺点,能够自动将电池送入压力机的定位孔,避免了手动操作的危险,并且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送料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送料装置的滑板及气缸位于初始位置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2a为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送料装置的料仓到达定位孔上方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3a为图3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送料装置将电池送入压力机的定位孔后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4中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送料装置的挡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将电池传送至压力机定位孔内的送料装置包括有:底板4,设置在底板4上的传送机构及进给机构,与传送机构相对应的送料台1,以及用于控制进给机构动作的控制系统。
底板4上设置有滑动槽41,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福,未经李东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