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向混合炉铝液中加入扁锭切头的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8913.5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1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点;史固林;郭宝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C25C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100082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炉铝液中 加入 扁锭切头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冶炼过程中向混合炉铝液中加入扁锭切头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铝电解冶炼过程中,向混合炉内加入扁铸锭切头的方法是先用天车将扁铸锭切头吊起,再由4—5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起用力,先将吊起扁铸锭切头荡起,然后,天车工配合下降,利用惯性将其荡入混合炉。此种方法存在如下隐患:1、烧、烫伤事故隐患:若用力过猛,当扁铸锭切头进入铝液时,会造成800℃左右的铝液飞溅,轻则烧坏员工的衣服,重则烫伤员工。2、砸、碰伤事故隐患:倘若天车工配合不当,则会使扁铸锭切头掉落炉门外侧,砸伤、碰伤员工。3、切头积压,影响产能:由于上述方法存在诸多隐患,操作难度大,工人有恐惧心理,往往不敢、也不愿意向混合炉内加入扁锭切头,致使铸造车间的扁锭切头堆积如山,造成大量的扁锭切头不能及时的返回生产流程,形成新的产品,从而影响了企业的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铝液飞溅、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烧、烫伤事故、提高安全系数、操作灵活、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向混合炉铝液中加入扁锭切头的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向混合炉铝液中加入扁锭切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传动平台架—该平台架为一水平的、一端敞开的、一端固接有把形水平固定板的平行的叉形平台架;
传送带一该传送带为列阵式滚轮组式,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水平固定位于叉形平台架内侧里端;另一段由居中的固定轴旋转固定在叉形平台架内侧外端,且前端凸出位于叉形平台架外。
输送装置前支架—该支架为“V”字型位于传动平台架前部,其底端固定有行走轮,上端与传动平台架固接;
输送装置后支架—该支架上端位于传动平台架后部,与传动平台架固接,其底端固定有行走轮;
推锭气缸—该气缸固定在传动平台架把形尾端,气缸活塞杆方向与固定列阵式滚轮组式传送带传输方向相同;
翻转气缸支架—该支架位于输送装置前后支架之间,由固定在输送装置前支架行走轮轴上的水平架和与该水平架垂直固定、上端固定在一传动平台架垂直架组成;
翻转推锭气缸—该气缸位于翻转气缸支架水平架上,其气缸活塞杆与一张合杆结点固接;张合杆的上端与旋转固定列阵式滚轮组式传送带里端活动联接,下端与固定在气缸支架水平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向混合炉铝液中加入扁锭切头的输送装置,操作时用天车将扁铸锭切头,吊放在滚轮阵列式扁铸锭切头承载平台上,减轻推锭气缸工作时的阻力;先用推力机构将扁铸锭切头推至炉门口,然后用气缸倾翻机构将其送入混合炉的铝液中;有效减少了铝液飞溅,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烧、烫伤事故,提高安全系数;由于采用轮式地面移动机构,方向灵活,工人可方便地将其移动至炉门的理想位置;有效节省了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只需一名员工操纵控制阀得手柄,即将重约一吨左右的扁铸锭切头,安全、平稳的加入混合炉的铝液内,避免了安全隐患,高了工作效率,扁锭切头可及时的返回生产流程,减少了扁锭切头的堆积,提高了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向混合炉铝液中加入扁锭切头的输送装置,该装置结构包括:
一传动平台架1—该平台架为一水平的、一端敞开的、一端固接有把形水平固定板的平行的叉形平台架;
传送带—该传送带为列阵式滚轮组式,分为两段,其中一段2水平固定位于叉形平台架内侧里端;另一段3由居中的固定轴旋转固定在叉形平台架内侧外端,且前端凸出位于叉形平台架外。
输送装置前支架4—该支架为“V”字型位于传动平台架前部,其底端固定有行走轮,上端与传动平台架固接;
输送装置后支架5—该支架上端位于传动平台架后部,与传动平台架固接,其底端固定有行走轮;
推锭气缸6—该气缸固定在传动平台架把形尾端,气缸活塞杆方向与固定列阵式滚轮组式传送带传输方向相同;
翻转气缸支架7—该支架位于输送装置前后支架之间,由固定在输送装置前支架行走轮轴上的水平架和与该水平架垂直固定、上端固定在一传动平台架垂直架组成;
翻转推锭气缸8—该气缸位于翻转气缸支架水平架上,其气缸活塞杆与一张合杆结点固接;张合杆的上端与旋转固定列阵式滚轮组式传送带里端活动联接,下端与固定在气缸支架水平架上。
操作时,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移动放置于混合炉的炉门处,朝向为推力气缸在后,阵列滑轮平台在前(朝向炉门),接通风源待料。用天车吊起扁锭切头,放置于阵列滑轮平台上方。一人操纵推力气缸的控制阀,推力气缸动作,推动扁锭切头运动至炉门位置后,推力气自动缸返回待料。一人操纵倾翻气缸的控制阀,倾翻气缸动作,使扁锭切头平稳滑入混合炉铝液内熔化,不产生铝液飞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