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储气库注气采气排卤一体化工艺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8598.6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3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王昕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8 | 分类号: | E21B43/28;E2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立全 |
地址: | 100011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储气库注气采气排卤 一体化 工艺 管柱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工艺管柱,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储气库注气采气排卤一体化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
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在进行工程设计中,必须对一些特殊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使之达到储气库注采井的基本要求。2004年9月出版的《天然气工业》刊登《大张坨地下储气库注采工艺管柱配套技术》一文,公开了大张坨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工艺管柱设计特点及综合配套技术。该管柱包括井下安全阀、井下封隔器、循环滑套、膨胀伸缩管、锚定密封总成等,一趟管柱完成射孔、试油、试采、完井生产等多种作业,管柱的可靠性高,能够有效地保护油气层。该管柱虽然能够一趟管柱完成射孔、试油、试采、完井生产等多种作业,但不能够实现排卤作业,以及不压井起出排卤管柱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地下储气库工艺管柱存在的不能够实现排卤作业,以及不能实现不压井起出排卤管柱作业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储气库注气采气排卤一体化工艺管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地下储气库注气采气排卤一体化工艺管柱包括安全阀、封隔器、锚定密封总成、生产套管,流动短节、安全阀、流动短节、注采套管、锚定密封、封隔器、磨铣延伸筒、注采套管、坐落接头、引鞋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组成注气采气管柱;排卤油管、坐落接头、引鞋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组成排卤管柱;排卤管柱位于注气采气管柱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地下储气库注气、采气、排卤一体化作业,排卤作业后实现不压井作业起出排卤工艺管柱,节省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下储气库注气采气排卤一体化工艺管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流动短节,2.安全阀,3.流动短节,4.生产套管,5.注采套管,6.锚定密封,7.封隔器,8.磨铣延伸筒,9.坐落接头,10.引鞋,11.排卤油管,12.坐落接头,13.引鞋,20.注气采气管柱,21.排卤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地下储气库注气采气排卤一体化工艺管柱,主要包括生产套管4、注气采气管柱20、排卤管柱21,且生产套管4、注气采气管柱20、排卤管柱21由外向内依次排列。
注气采气管柱20从上至下由流动短节1、安全阀2、流动短节3、注采套管5、锚定密封6、封隔器7、磨铣延伸筒8、注采套管5、坐落接头9、引鞋10等依次连接组成,其中的封隔器7选用液压坐封式永久封隔器。注气采气管柱20位于生产套管4内,并采用水泥固定。
排卤管柱21从上至下由排卤油管11、坐落接头12、引鞋13依次连接组成;排卤管柱21位于注气采气管柱20内。
本实用新型地下储气库注气采气排卤一体化工艺管柱应用时,首先将注气采气管柱20下入生产套管4中,并固定;然后,将排卤管柱21下入注气采气管柱20内,排卤管柱21的底部距储气库腔底距离为1.0~1.5m;排卤、注气后,将排卤管柱21提至安全阀2上方,在地面通过液压管线关闭安全阀2,即可安全起钻,而无需进行压井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油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井油气分离加热处理装置
- 下一篇:高压大排量油气水除砂器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