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8566.6 | 申请日: | 2008-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3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冯益民;朱建生;刘斌;张奕;杨庆;岳云亭;汤柏林;房玉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星化工新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少取样点处多余死角防止凝固堵管的取样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的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取样器主要包括连接管1其一端用于与物料管线20连接,连接管1的另一端设有阀门2,与阀门相连的是取样口3。现有的取样器存在的缺陷是,每次取样结束后总会在连接管中存有部分物料。这些物料的存在会影响下次取样的准确性。虽然,使用现有的取样阀为避免留存在连接管中物料的样品的影响,可以在正式取样之前排出该留存的物料。但是,采用上述方法所排出留存物料会造成物料的浪费。另外,如果该物料为有毒有害物料则会造成污染。由于一般的取样器都没有防凝设计,当留存物料为易凝固的物料时,连接管1中会由于物料的凝结而堵塞,从而造成该取样器失效,无法取样。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取样器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取样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取样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取样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取样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以减少取样点处多余死角,防止凝固堵管,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取样器,其包括:阀体、阀杆、丝杆、取样管和手柄;所述的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端部设有螺纹;所述的阀杆和丝杆设置在阀腔内,丝杆与阀杆相连接;所述的丝杆设有螺纹并与上述的阀腔内的螺纹相配合;所述的取样管设置在阀体上,并与上述的阀腔保持连通;所述的手柄与丝杆相连,用于转动丝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取样器,其中所述的阀杆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形成上述的丝杆。
优选的,前述的取样器,其中所述的其中的阀体的一端外壁上设有法兰。
优选的,前述的取样器,其中所述的阀腔内设有密封环,该密封环与所述的阀杆紧密接触,用于密封该阀杆。
优选的,前述的取样器,其中所述的密封环采用橡胶、硅胶或者硅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取样器,其采用阀杆与阀腔的配合,可以防止物料凝固堵塞阀体或者管道。由于在阀腔内不存留前次取样的物料,可以节约物料,且可以节省取样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取样器,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取样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样器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样器在取样状态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取样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星化工新材料厂,未经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星化工新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5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泵双气路采样器
- 下一篇:试件润滑系统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