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辐射探测的阵列固体探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8523.8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4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赵书清;李元景;代主得;江年铭;张清军;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20 | 分类号: | G01T1/20;G01T1/24;A61B6/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辐射 探测 阵列 固体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辐射探测(例如,辐射成像系统)的探测器,尤其涉及到对大型物体进行辐射探测所用的阵列固体探测器。
背景技术
在辐射成像系统中,阵列探测器的作用是将透过被检测物体的X射线或者γ射线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大型物体辐射成像系统中,一般是采用单列探测器阵列,其中包括电离室型的气体探测器和闪烁体型的固体探测器。在中国专利02148670.0和200420009319.2中本申请人公开了两种辐射成像固体探测器技术,应用这些专利技术的固体探测器阵列已经广泛应用在X射线集装箱扫描系统中。多列探测器阵列的提出是为了适应大型物体辐射检测扫描速度提高的要求,比如对火车的辐射扫描检测等。提高探测器灵敏区在扫描方向的宽度可以提高扫描速度,然而提高探测器灵敏区的宽度会牺牲辐射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导致扫描图像质量下降。要同时满足提高扫描速度和扫描图像质量的要求,一般采用多列探测器。中国专利200520136585.6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的多阵列探测器模块结构,但是该专利并没有指出如何构建多列的固体探测器。专利02148670.0和200420009319.2中的固体探测器或阵列固体探测器中闪烁体和光电二极管的耦合都是在和射线方向平行的闪烁体的侧面,用这两种探测器构建超过2列的多列固体探测器时,由于光电二极管及其输出电路板会占用空间,至少有两列探测器灵敏区之间的死区会比较大,而较大的死区会使扫描图像的反差灵敏度变差。
在医学检测和小型物品检测领域内已经有许多辐射成像多列固体探测器的实例,比如多层CT探测器、平板探测器等。然而这些为小型物体检测设计的探测器结构并不适合构建大型物体的辐射成像检测,主要原因是这些探测器对高能电离辐射(比如由加速器产生的脉冲X射线)的探测效率太低,同时过于精细的像素尺寸使得依此构建大型物体检测通道的建造和维护成本太高。
图1是目前常用大型物体辐射检测系统探测器的示意图。在这种探测器的结构中,光电二极管102和闪烁体101的耦合面平行于射线照射方向(如图中的箭头105所示)。电离辐射105在闪烁体101内部沉积能量产生可见光,经过反射材料(涂覆在闪烁体表面)收集后通过耦合面进入光电二极管102,在光电二极管102内转换成电荷信号,此电荷信号经过PCB板103后由PCB板103上的插座104输出到后续的信号放大和数据采集电路。这种结构的特点是闪烁体内的能量沉积发光点离光电二极管的光收集面比较近,在闪烁体内光传输条件不好时还能够收集到较多的可见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成像用的阵列固体探测器,这种阵列固体探测器可以构建成任意多列的阵列固体探测器,能够在不牺牲扫描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的情况下提高大型物体辐射检测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成像用的阵列固体探测器,这种阵列固体探测器可以构建成任意多列的阵列固体探测器,能够在不牺牲扫描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反差灵敏度的情况下提高大型物体辐射检测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成像用的阵列固体探测器,利用该阵列固体探测器构建的多列固体探测器既能保持长期稳定性,又便于制造和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辐射探测的阵列固体探测器,该阵列固体探测器包括:检测沿预定方向辐射的射线的多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具有射线入射的端面,和多个第一板,所述多个第一板大体平行设置,形成至少一行空间,所述多个传感器排列在所述空间中,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板由金属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用于辐射探测的阵列固体探测器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板,所述多个第二板与多个第一板交叉,由此,将所述至少一行空间中的每一行分隔成多个空间阵列,所述传感器中的每一个位于多个空间阵列中的一个中,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板由金属形成。
优选方式是,所述多个第二板与多个第一板大体垂直。
所述传感器可以包括接收沿预定方向辐射的射线并将射线转变成可见光的多个闪烁体,和多个光电二极管,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分别与所述多个闪烁体通过耦合面耦合,使可见光进入光电二极管,以便将该可见光转换成电荷信号。
优选方式是,所述耦合面大体垂直于所述预定方向。
优选方式是,所述多个第一板和所述多个第二板沿与所述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伸出超过所述端面预定长度,而形成准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除烟烘烤结构
- 下一篇:一种打草机接头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