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导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8163.1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7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彤;朱元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彤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太阳能热水器 导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并向管外传导的管道组合,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采用管中管结构的适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导热管。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由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或称真空管、真空集热管)、保温水箱、支承架三大部件组成,其核心集热元件是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经过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集热管的内管外壁镀上多层渐变铝—氮—铝涂层或不锈钢氮化铝,该涂层可经受400℃的高温,对太阳光有选择性吸收,其吸收比≥0.92,发射比≤0.09(80℃)。真空集热管选择性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使真空管中的水不断加热。由于“热虹吸”作用,即冷水的比重较大,热水的比重较小,因而真空管中的热水自然不断地往上浮,进入水箱。水箱中的冷水自然不断地往下沉,进入真空集热管。周而复始,太阳能热水器保温水箱中的水也就被加热了。
在现有太阳能热水器中,由于真空集热管安装在保温水箱上,若单支真空管的破裂将造成整个太阳能热水器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中管结构的集热导热管,该集热导热管由真空集热管、导热管、强化传热管和定位阻热塞组成,且真空集热管、导热管、强化传热管之间为管套管的装配方式即形成管中管结构;即真空集热管内套接有导热管,导热管内套接有强化传热管。本实用新型的集热导热管可以与现有直插式太阳能热水器实现真空集热管互换,并且导热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空管内水容量过大、热损过大的问题。
所述的集热导热管中的真空集热管的左端为密封结构,真空集热管的右端开有A通孔;A通孔用于放置定位阻热塞;
所述的集热导热管中的导热管的左端为密封结构,导热管的右端开有B通孔;B通孔用于强化传热管插入;导热管的管体上缠绕有金属丝;
所述的集热导热管中的强化传热管为中间开有C通孔的圆柱结构;
所述的集热导热管中的定位阻热塞为一体成型件,定位阻热塞的中心开有中心通孔,定位阻热塞的塞体上设有塞柱;定位阻热塞的中心通孔用于导热管的左端通过;定位阻热塞的塞柱与真空集热管的A通孔内壁为紧密接合。
本实用新型的集热导热管具有如下优点:
(1)在现有太阳能热水器中,可将本实用新型的集热导热管采用密排方式装配在保温水箱上,以直径为58mm的真空管为例,现有太阳能热水器中真空管与真空管之间的间距为80mm、间隙为22mm,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集热导热管密排技术后可以缩小到真空管与真空管之间的间距为60mm、间隙为2mm,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集热率可达25%。
(2)采用强化传热管、导热管、真空集热管的管套管结构,不会因单支真空集热管意外破裂而造成整个太阳能热水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热导热管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真空集热管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热管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强化传热管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阻热塞的结构图。
图中: 1.真空集热管 11.A通孔 12.左端 13.右端2.导热管 21.B通孔 22.左端 23.右端 2A.金属丝3.强化传热管 31.C通孔 32.左端 33.右端4.定位阻热塞 41.中心通孔 42.塞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导热管,由真空集热管1、导热管2、强化传热管3和定位阻热塞4组成,且真空集热管1、导热管2、强化传热管3之间为管套管的装配方式即形成管中管结构;即真空集热管1内套接有导热管2,导热管2内套接有强化传热管3。
参见图2所示,真空集热管1的左端12为密封结构,真空集热管1的右端13开有A通孔11。A通孔11用于放置定位阻热塞4。真空集热管1的长度H1=1.15~3.0m,真空集热管1的外径D1=40~80mm,真空集热管1的内径D10=30~70mm。在本实用新型中,真空集热管1可以是市场上常见的双层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彤,未经朱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法兰更换快速定位工具
- 下一篇:发动机曲轴箱油气分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