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弱光检测屏蔽孔间干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7818.3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2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段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虎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2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6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弱 检测 屏蔽 干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使用的微弱光检测屏蔽孔间干扰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一种通过患者血清进行人体免疫分析的医疗测试仪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微量测定技术,适用于甲状腺激素类、性腺激素类、肿瘤标志物类以及肝炎、艾滋病等多种体内微量物质的定量分析。将定量的患者血清和酶标记物加入到固相有抗体的白色不透明的酶标条板中,血清中的待测分子和酶标记物竞争性的与固相上的抗体结合。分离洗涤未结合的游离成分,加入发光底物工作液,酶促使发光底物发光。此时将酶标条板置入分析仪内,依次由光子计数系统读出各孔的发光值。单光子计数器在测量条板中每个孔杯的光子数时,会受到周围邻近孔的光子的影响,从而影响测出量结果,简称:孔间干扰。这样就影响了测量精度和灵敏度,导至不能得到精细数据。此种影响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量精度偏低的最大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量精度的微弱光检测屏蔽孔间干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微弱光检测屏蔽孔间干扰装置,包括电磁铁、支撑座上盖、光纤压盖、滑块、支撑座下盖、光纤或导光棒、橡胶头、光电倍增管、套筒、光电倍增管管套和支撑座等部分组成。光纤由光纤压盖压在滑块上放入支撑座的滑槽内,支撑座的上下盖固定于支撑座的上下部位,电磁铁固定在支撑座上盖的芯头处,拧入光纤压盖内,光电倍增管管套装入套筒内的台阶处,套筒拧入支撑座的光电倍增管、装入套筒,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与光纤对齐。该光纤或导光棒的中部为空芯。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铁带动空芯石英光纤运动,在测量时将被光信号密闭住,被测微弱光信号通过高导光率的空芯石英光纤直接传入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从而有效屏蔽邻近孔和外界空间光的干扰,提高测量精度和灵敏度。空芯石英光纤中部空芯用于安装自动加液管路,提高闪光型试剂测量精度和加液精度,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合理、加工简单、易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电磁铁,2、支撑座上盖,3、光纤压盖,4、滑块,5、支撑座下盖,6、光纤或导光棒,7、橡胶头,8、光电倍增管,9、套筒,10、支撑座,11、光电倍增管管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微弱光检测屏蔽孔间干扰装置由电磁铁1、支撑座上盖2、光纤压盖3、滑块4、支撑座下盖5、中部为空芯的光纤或导光棒6、橡胶头7、光电倍增管8、套筒9、光电倍增管管套11和支撑座10等部分组成;光纤6由光纤压盖3压在滑块4上,放入支撑座10的滑槽内,支撑座10的上下盖固定于支撑座10的上下部位,电磁铁1固定在支撑座上盖2的芯头,拧入光纤压盖3内,光电倍增管管套11装入套筒9内台阶处,套筒9拧入支撑座10的光电倍增管8、装入套筒9,光电倍增管8的光阴极与光纤6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工作时,通过电磁铁1带动空芯石英光纤6运动,测量时将被光信号密闭住,被测的微弱光信号通过高导光率的空芯石英光纤6直接传入光电倍增管8的光阴极,从而有效屏蔽邻近孔和外界空间光的干扰,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灵敏度。
空芯石英光纤6中部为空芯,用于安装自动加液管路,检验分析仪器对同一区域内不同点(独立点或非独立点)光子数量或光子能量的测量,在某种检验仪器中,通过空芯光纤芯部的孔,实现自动加液、加样,提高了闪光型试剂的测量精度和加液精度。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合理、加工简单、易于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虎,未经段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78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