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浪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7169.7 | 申请日: | 2008-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0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庭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庭蓁 | 
| 主分类号: | E04C2/32 | 分类号: | E04C2/32;E04C2/34;E04C2/24;B32B5/18;B32B2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俊波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建筑板材,特别是指一种建筑浪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建筑浪板通常是以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材料制成,并用以搭建于一建筑物的屋顶或是外壁上,由于搭建上具备有快速、省力且经济的功效,因此常使用于非居住性的建筑物,如工厂、临时搭建的屋寮等。
然而,目前的建筑浪板,仅管具备有挡风、遮蔽的功能,但由于建筑浪板的厚度不足,室内室外仅通过一层浪板隔档,且材质隔温性质较差而易于造成热量传递的缘故,所以常随外部气候的温度变化而连带影响室内温度大幅变化,特别是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外部寒气、湿气更易于经由该建筑浪板渗入建筑物内部,并造成室内人员的寒冷不适,相较于一般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以建筑浪板搭建的屋舍由于隔温效果差、抗寒性有所不足,而亟待相关业界更进一步地研发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隔温效果佳而具有较佳抗寒功效的建筑浪板。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浪板,包含一浪板本体、一与该浪板本体相间隔设置的补强板体,及一设置于该浪板本体与该补强板体间的发泡层。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在该浪板本体与该补强板体间设置具有绝热效果的发泡层,因此能有效隔绝外部环境与建筑物内部的温度传导,以达到防寒、抗冻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建筑浪板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2是一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配合说明图1中的浪板本体的结构。
图3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该建筑浪板的一补强板体与一浪板板体是由相同材质制成的实施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建筑浪板
11 浪板本体
111 麻纤维层
112 树脂层
12 补强板体
121 麻纤维层
122 树脂层
13 发泡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浪板1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浪板本体11、一与该浪板本体11相间隔设置的补强板体12,及一介于该浪板本体11与该补强板体12间的发泡层13。
该浪板本体11是呈波浪状,而为该建筑浪板1的最外层,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是以复数层相间隔的树脂层112(见图2),及复数层分别介于相邻两树脂层112间的麻纤维层111(见图2)构成该浪板本体11为例,并通过该麻纤维层111的强韧、多孔隙的材质特性,而能增加其隔温效果,也同时增加该浪板本体11的表层强度。
该补强板体12是与该浪板本体11相间隔设置,是设于该浪板本体11的内侧,以做为该建筑浪板1的补强结构,当该浪板本体11的厚度较薄时,通过该补强板体12的设置,而可分担该浪板本体11所承受的外部撞击或挤压,以增强该建筑浪板1的强度。该补强板体12的材质可为塑料、玻璃纤维(FRP)、聚氯乙烯或木质制成,可以单独选择这些材料当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种、三种或四种混合。而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补强板体12是以玻璃纤维材质制成为例,但同样地,为增加其隔温效果并增加强度,也可以与本较佳实施例的浪板本体11相同,即如图3所示,使该补强板体12是以如图2所示复数层相间隔的树脂层122及复数层分别介于相邻两树脂层122间的麻纤维层121制成。
该发泡层13的材质可为胺酯、聚胺酯、聚苯乙烯(PS)或酚醛树脂,可以单独选择这些材料当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种、三种或四种混合,并将该发泡层13黏合设置于该浪板本体11与该补强板体12间,以隔绝该补强板体12与浪板本体11,使两者不直接产生温度传递,并通过发泡材质的多孔隙而具有较佳的绝热特性,因此更能大幅地减少该补强板体12与浪板本体11两者间的热量交换,借此,而可以有效地隔绝建筑物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热量传递,同时,由于该发泡层13的材质也具有保温的特性,因此也能具备抵抗温度变化的功效,不致因外部气候的影响而连带使得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室温产生过大变化,并能达到较佳的防寒、抗冻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浪板1,主要是通过于该浪板本体11与该补强板体12间设置该具有保温、绝热功效的发泡层13,因此而能使该建筑浪板1兼具有遮蔽、隔温的防寒功效,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但以上所述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庭蓁,未经张庭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7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辨率数字化声波测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