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热软轴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06655.7 | 申请日: | 2008-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63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顾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贺 |
| 主分类号: | F16C1/10 | 分类号: | F16C1/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金国 |
| 地址: | 0611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软轴。
背景技术
在当前各国汽车工业竟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各汽车厂车型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采用软操纵可以很好的满足这些日益苛刻的要求。软轴自身的柔性,在布置中能有效地避免与其他系统发生干涉另外其布置方便,需要设计的零件少,制造的通用化、系列化、专业化程度高,变形极为方便容易
但是在软轴布局的过程中,有时要经过高温部分(如涡轮增压器)附近,致使软轴的外皮和内衬管的材料熔化变形,冷却后软轴会出现卡死、发皱现象使软轴失效。于是隔热管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再让汽车设计师们为如何绕开高温部分而头疼。以前老工艺采用外层一层铝箔和内部一层石棉纸锁紧在软轴上的隔热方法。其缺点如下:1、防水性能低,被水淋湿后,石棉纸失效,失去隔热效果。2、铝箔内无支撑点,在运输或装配过程中,铝箔被挤压后,导热系数增加,隔热效果降低。3、铝箔两端锁紧后,空气无法流通,散热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柔韧性,便于加工安装的隔热散热效果好的软轴。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在软轴直丝管上套装有内铝箔管和外铝箔管,在内外铝箔管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在外铝箔管两端设置有隔热管固定盖,在隔热材料和外铝箔管之间的隔热材料上绕置有支撑弹簧圈。
本实用新型在隔热管固定盖上设置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具有低导热率,低热容,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侵蚀,电绝缘性好,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柔韧性,便于加工安装,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热震性,使用温度可以达到:800℃~1350℃。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的A部放大图。
在附图中:1 隔热管固定盖、2 支撑弹簧圈、3 外铝箔管、4 内铝箔管、5 隔热材料、6 软轴直丝管、7 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软轴直丝管6上套装有内铝箔管4和外铝箔管3,内外铝箔管4、3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5,在外铝箔管3两端设置有隔热管固定盖1,在隔热材料5和外铝箔管3之间的隔热材料5上绕置有支撑弹簧圈2。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内部一层内铝箔管4,裹上一种隔热材料5,隔热材料5外层用支撑弹簧圈2支撑,然后再装在外铝箔管3中,采用二个隔热管固定盖1固定在软轴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弹簧圈2的支撑保护复合护管,使本实用新型在运输或装配过程中不被压坏。
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两个隔热管的固定盖1上设有8个散热孔7,在车辆行驶中可通过空气流通带走部分热量。
本实用新型外内铝箔管3、4具有一定的反射作用,部分热量可以反射回去。
本实用新型具有隔热、散热和反热的三重保护作用,可以使本实用新型隔热的可靠性大大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贺,未经顾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66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刚度静压气体径向轴承
- 下一篇:一种防盗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