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有气泵的定量倾倒油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6611.4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51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进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进学 |
主分类号: | A47J47/01 | 分类号: | A47J47/0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树勋 |
地址: | 050081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有 气泵 定量 倾倒 油壶 | ||
1、一种定量倾倒油壶,具有壶盖(4)、壶把(19)、用透明材料制做的壶体(1)、在壶盖的上方设置的防尘罩(5),壶盖(4)与壶体(1)密封连接,在壶盖上壶把的反向方位留有出油口(6),防尘罩内对应出油口上方设有当防尘罩盖上时其能将出油口(6)封闭的塞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壶还具有在壶盖上靠壶把方位设置的手动气泵、在壶体内上方设置的与上述出油口(6)相连通的计量杯(2)、在计量杯与壶体内底部之间设置的虹吸管(20),上述的手动气泵具有固定于壶盖上的气缸体(3)、与气缸体内腔配合的活塞(16)、与活塞固定连接的活塞杆(10)、压簧(9)、杠杆式的手动压控扳手(12)及可转动的支点轮(13),气缸体(3)的上方设有将活塞和气缸体的顶面之间的型腔与防尘罩或者外界相连通的换气孔(3a),气缸体(3)的下方设有将活塞和气缸体的底面之间的型腔与计量杯相连通的通气缺口(3b),在壶盖(4)上设有使壶体内气压与外界保持一致的透气孔(4a),在气缸体的顶面与活塞之间设置一个压簧(9),该压簧(9)套装在活塞杆(10)的外面,活塞杆(10)向上穿过壶盖其上部伸出端与手动压控扳手(12)的远离壶把的一端铰接,手动压控扳手(12)的中间设有可沿壶盖移动的上述支点轮(13),支点轮(13)由壶盖(4)支撑,手动压控扳手(12)的靠近壶把的一端带有用于手动控制的扳扣(14),扳扣(14)从与其对应的防尘罩的缺口(5a)处伸出并位于壶把(4)的上方,计量杯(2)为一透明并带有刻度的杯体,在计量杯(2)的底部设有一个进油口(18),虹吸管(20)的上端与计量杯的进油口(18)密封连接,其下端置于壶体内底部,在虹吸管的上端设置了一个使油液只能向上流动、而不能向下回流的止逆嘴(17),计量杯与壶盖、气缸体密封连接,塞盖(7)和止逆嘴(17)将出油口(6)的型腔与气缸体的活塞下方空间及与之通气的计量杯内空间形成一个封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上述换气孔(3a)位于气缸体(3)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上述通气缺口(3b)位于气缸体(3)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上述透气孔(4a)位于壶盖(4)上靠近壶把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上述气缸体(3)与壶盖(4)形成一体的固定连接结构,气缸体的顶面即为壶盖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塞杆(10)带有中空的圆孔,活塞(16)与活塞杆(10)形成一体的固定连接结构,在活塞杆的圆孔内设有一个保障活塞往复运动时不发生歪扭的导向柱(11),该导向柱穿过活塞其底端与气缸体(3)的底面固定连接,上述计量杯与壶盖、气缸体密封连接的具体结构是,计量杯(2)与导向柱(11)连带气缸体的底面形成一体的固定连接结构,并与壶盖、气缸体的侧壁密封扣接,具体是计量杯的上边缘与壶盖的下面伸出的下垂缘相插接,气缸体的底面的边缘与气缸体的侧壁的边缘相插接,通气缺口(3b)位于气缸体(3)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上述扳扣(14)向上翘起,支点轮(13)的形状为圆柱形,壶盖(4)在支点轮(13)的移动区域为平面,壶盖(4)的外边沿凸起在手动压控扳手(12)经过处是断开的,在该断开处手动压控扳手(12)的两个侧壁分别由壶盖(4)的外边沿凸起的两个侧壁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上述手动压控扳手(12)的具体结构是,它具有两个侧壁板、连接这两个侧壁板的顶板以及若干个中间筋板,上述支点轮(13)安装于两个侧壁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塞(16)与气缸体(3)通过橡胶密封圈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上述止逆嘴(17)呈划了十字口的奶嘴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进学,未经杨进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66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