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多体位牵引床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6418.0 | 申请日: | 200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8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崔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铮 |
主分类号: | A61F5/045 | 分类号: | A61F5/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91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体位 牵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的牵引式康复理疗床结构的综合和改进,特别适用于各种腰椎疾病对症调整体位后、进行康复理疗。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采取仰、俯、平各种体姿、角度下实现牵引、复位理疗的专用设备。
技术背景
脊椎、腰椎劳损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这一类病变,目前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根治药物。常用的方法是用药物缓解、对症康复理疗和适当的运动相结合。牵引理疗是目前所公认的最有效的理疗手段,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和促进病理状态的改变。现代的医学研究证明,牵引理疗还可以有效的防止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牵引治疗器械近几年发展很快,从专业医疗机构的电脑程控设备到家庭用的简易装置,应有尽有。牵引床的基本结构是由床架,设置在床架上的固定床面和活动床面及其两者之间的滑动驱动机构,牵引驱动机构连接着活动床面。结构中还包括设定在床面两端上的牵引带定位支架和计量装置。借助驱动机构带动活动床面,实现牵引驱动,再通过定位带将牵引力施加在相对固定在两个床面之上的的患者的脊柱或腰椎之上。结构简单而实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目前的牵引床结构和技术设施简单,功能单一,无法适应对于不同体位设置的变化,特别是牵引时力的方向和患者的生理体位状态适应性并不能满足复杂治疗和特殊的中医康复手法的需要,作为应用的如此广泛的理疗康复器具有必要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临床疗效和不同档次治疗方案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牵引床的结构,使患者能在最佳生理体位下获得最有效的强化理疗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和病态生理状态的改善,以满足高水平康复方案的理疗全过程中对调整体位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设计方案结构中包括床架、定位在床架上的固定床面、与固定床面对应设置、并呈纵向滑动配合的活动床面,纵向滑动牵引驱动机构和配套的牵引定位带以及计量装置。关键的改进方案是:固定床面分为前后两部分、借助铰链机构连接为一体,其中一部分固定床面借助转轴直接与床架铰链,另一部分固定床面借助带转轴的平移机构与床架连接,其中一部分固定床面借助铰链机构与竖直方向的直线传动机构链接。
以上的关键改进是针对目前牵引床结构和技术设施简单化、功能单一,无法适应在一个完整的治疗过程中不同体位的变化,即一个连续理疗过程中对不同体位变化设置的需要。特别是牵引力的方向和患者的生理体位状态变化适应性的随机配合,不能满足复杂治疗过程中高级中医师康复手法的变换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改进后的牵引床具有更加灵活、多变的状态,和精细的调节功能。患者在床面上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平躺、仰卧状态下调节躯干和下肢的体位角度和牵引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结构设计中所采用的带转轴的平移机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代表活动床面、2代表另一部分活动床面,3、4代表不同的固定床面,5代表带转轴的平移机构,5-1是旋转支架,5-2是直线轴承,5-3是固定床面的支撑轴,6代表床架,7是铰链机构,8是半椭圆状框架,9是自琐式套管结构,10牵引计量装置,11、12、13代表驱动手轮。
下面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地是如何实现的。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结构中包括床架、定位在床架上的固定床面、与固定床面对应设置、并呈纵向滑动配合的活动床面、纵向滑动牵引驱动机构和配套的牵引定位带定位以及计量装置。关键的改进在于:固定床面分为前后两部分借助铰链机构连接为一体,其中一部分固定床面4借助转轴直接与床架6铰链,另一部分固定床面3借助带转轴的平移机构5与床架连接,其固定床面4还借助铰链机构7与竖直方向的只线驱动机构链接。
活动床面1按照床面纵向对称轴分为两部分,每部分独立配套设置的纵向驱动机构分别与同一固定床面3形成滑动配合,整个活动床面2按配套设置独立的纵向驱动机构分别与同一固定床面4形成滑动配合。
固定床面4绞接的竖直方向的线性驱动机构是由齿轮齿条副,升降手轮与链条、链轮组成线性驱动机构的动力传动装置。
与固定床面4绞接的竖直方向的线性驱动机构和动力传动装置是用直线电机替代。
床架6设置辅助支撑机构,该辅助支撑机构的结构包括固定在床架6两端的半椭圆状框架8,和分别铰接在该半椭圆状框架8和对应固定床面3上的自琐式套管结构9。
带转轴的平移机构5由旋转支架5-1,借助直线轴承5-2与旋转支架5-1呈滑动配合的支撑轴5-3组成,借助轴承座与床架、固定床面3连接、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铮,未经崔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6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