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6393.4 | 申请日: | 200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2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强;姬春霞;周国聘;贾喜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 |
地址: | 0445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永磁 同步电动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结构部件,具体为一种变频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电传动系统以交流异步变频电机电传动系统为主流,随着世界上对环境保护,能源问题的社会意识和要求逐步提高,这一主流的感应电动机存在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即实现电机的高效率化比较困难。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于转子不需要流过电流,因此电机损耗小,效率明显提高,使车辆实现高效率化。但是现有变频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结构大多为螺杆式结构,靠拉螺杆拉紧转子铁心冲片,转子整体性差,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磁通的影响螺杆会发热,同时加上冲片自身的重量以及强振动的影响,螺杆会有挠度,造成铁芯的变形,而且冲片上的磁钢易飞散或易碎,所以该结构形式的转子不适应高速运转及振动较大的运行工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变频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采用螺杆式结构,存在整体性差、磁钢易碎,不适应高速运转及振动较大的运行工况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频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变频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包括转轴、在转轴上由转子冲片叠压而成的铁芯,铁芯上均布有磁钢槽,磁钢槽内放置有磁钢,铁芯两端分别设有前端板和后端板,两端板外侧分别设有前压圈和后压圈,其中前压圈和后压圈分别与转轴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作用是用来防止磁钢在高速旋转时飞散,所述转子冲片采用高导磁低损耗的冷轧电工钢片冲制。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将转子冲片置于两块端板之间,依靠前、后压圈的过盈配合摩擦力压紧,而且采用磁钢嵌入式结构,大大提高了转子的整体性能,使转子的机械强度提高,更适于高速运转、抗震动的牵引工况,满足了电机最高转速2100r/min要求,改变以前螺杆拉紧式结构不适用于高转速的缺点,具有结构紧固、简单、制作容易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子的铁心部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 2-转子冲片 3-铁芯 4-磁钢槽 5-磁钢 6-前端板 7-后端板 8-前压圈 9-后压圈 10-高强度层压玻璃布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变频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如图1、2所示,包括转轴1、在转轴上由转子冲片2叠压而成的铁芯3,铁芯上均布有磁钢槽4,磁钢槽4内放置有磁钢5,磁钢5与磁钢槽4两端的缝隙充填有高强度层压玻璃布板10,将磁钢紧固在槽内,铁芯3两端分别设有前端板6和后端板7,两端板外侧分别设有前压圈8和后压圈9,其中前压圈和后压圈分别与转轴1之间为过盈配合。
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增强整个转子的机械强度,前端板6和后端板7分别与转轴1之间为过盈配合。前端板6和后端板7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可减少端部漏磁。
制作时,在转轴上先热套后压圈和后端板,然后迭转子冲片,装入磁钢后再热套前端板和前压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6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扫雪机叶轮机械强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LED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