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丝带束环形胎面的加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6380.7 | 申请日: | 200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5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贵;于喜涛;王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橡院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33/38;B29C33/30;B29C33/42;B29L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5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环形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的再制造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钢丝带束环形胎面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应用量的日益增多,被替换下来的废旧轮胎也在不断增加,这其中仅胎面花纹磨平而胎体无损伤的能够应用传统的预硫化条形胎面再制造的仅占5%左右,而胎冠带束层钢丝被磨出或受损、胎体却完好仍有利用价值的废旧轮胎则占到了40%以上,该部分废旧轮胎不能应用条形胎面再制造,或被破碎制成胶粉,或被土法焚烧炼油,或被遗弃随处堆放,紧缺的橡胶资源被严重浪费,环境被严重污染破坏;因此,提高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再制造率、进行轮胎资源循环再利用和保护环境势在必行。目前,废旧轮胎除采用条形胎面再制造方法外,目前社会上有利用割下的花纹尚有一定深度的旧胎顶进行再制造的,但割下的旧胎顶存在着严重的不安全隐患,例如在旧胎顶割下之前的旧轮胎在使用过程(高速旋转)中无论是胎侧爆破还是胎圈爆破,都会使胎冠不同程度地受损而出现或轻或重的脱层或钢丝带束层受损等现象,另外在割下旧胎顶时由于检查不到位,依然存在着带束层钢丝可能已被刺断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再制造轮胎的安全性能。因此,旧胎顶不能用于轮胎再制造;在公告号为CN2433076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轮胎翻新的“环形胎面”,该种环形胎面虽解决了旧胎顶用于轮胎再制造所产生的弊端,但申请文件中没有对其生产工艺进行说明,如此推断其生产工艺还是采用已有的技术,即生产过程中的硫化采用刚性模芯,即模芯为外环断面曲线符合胎面内环面形状、由可折叠的数块瓦片组成,撑开后可形成一个整圆的金属刚性环形体,该种刚性模芯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但因撑开后与胎面接触的外环直径是固定的,不能对胎面胶料在硫化交联过程中形成较大的压力,从而易使环形胎面花纹块缺胶或胶边流失过大,胶料致密度差,从而会导致胎面不耐磨和不耐刺扎;同时胶料也因压力不足而不能较好地渗透到带束层钢丝帘线中,会造成因钢丝与胶料之间的粘合力差而使得钢丝从胎面中抽出,形成胎面脱层和爆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丝带束环形胎面的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可加大胎面胶料在硫化交联过程中的压力,使胎面胶料致密度达到最佳值,达到胎面耐磨和耐刺扎的目的,同时也可使胶料较好地渗透到带束层钢丝帘线中,增加钢丝与胶料之间的粘合力,避免钢丝从胎面中抽出和胎面脱层、爆胎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柔性模芯对环形胎面进行硫化加工,并在硫化过程中可对环形胎面的内环面产生一定的压力,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丝带束环形胎面的加工设备,包括升降机构、上、下夹持盘、活络模块、活络模套、锥形套和模芯,夹持盘安装在中心机构的升降杆上,其外圆周形成安装模芯的环形凹槽,至少分为四等份的活络模块和夹持盘对接后与模芯之间形成放置环形胎面胎坯的空腔,活络模块内侧带有胎面花纹,外侧与至少分为四等份的可独立加热的活络模套连接在一起,活络模套外圆为锥形,与固定在硫化机上横梁上的锥形套配合,其特征在于模芯是由柔性材料制作的、带有密闭空腔的环形体,该环形体内侧与安装模芯的环形凹槽之间设有定位凸起结构,并在环形体设置硫化介质进出口。
上述装置中的模芯还可以是内开口的柔性环形体,内开口的柔性环形体的开口两端为异形结构,上、下夹持盘分别由外压盘和内压盘组成,在外压盘和内压盘之间、靠近外环处设有与柔性环形体开口两端的异形结构配合的沟槽,柔性环形体开口两端的异形结构置于内、外夹持盘之间的沟槽中,同时在两内压盘之间的升降杆上设密封环,使柔性环形体和两内夹持盘以及密封环形成密闭空腔,该密闭空腔设有硫化介质进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如下:将成型好的环形胎面胎坯套放在模芯上,通过中心机构的升降杆提升夹持盘及活络模块、活络模套,在锥形套的作用下,合拢已经加热到规定温度的活络模块、活络模套,使其成环状体,然后往模芯内充入硫化介质,由于模芯与环形胎面胎坯内环面接触的部分是柔性材料制作,在规定的时间、压力、温度条件下,可使环形胎面胎坯达到最佳硫化程度,并在硫化过程中可对环形胎面胎坯的内环面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得胎面胶料致密度达到最佳值,最终达到胎面耐磨和耐刺扎的目的,同时胶料也因压力充足而较好地渗透到带束层钢丝帘线中,增加钢丝与胶料之间的粘合力,避免钢丝从胎面中抽出和胎面脱层、爆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橡院轮胎有限公司,未经承德橡院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6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合的样品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砂枪组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