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阀式加力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4912.3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06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石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锋云 |
主分类号: | B60T13/135 | 分类号: | B60T13/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7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阀 加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机械及重型运输机械制动系统的气液式加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工程机械及重型运输机械制动系统的气液式加力器,由气缸、气缸活塞、活塞杆、回位弹簧、与气缸轴向串联的油缸、与油缸径向连通的油杯、以及由活塞杆连接并与气缸活塞联动的油缸活塞等主要零件组成。这种加力器的多处橡胶密封件易损坏,从而易导致制动失灵。为此,中国002231212号和2006202003895号专利公开了两种改进的加力器。但这两种加力器油缸的进出油阀,依旧设置在活塞杆与油缸活塞连接的一端,油缸与油杯须经油缸活塞的中心通孔连通,因而仍然存在着活塞杆表面需经精密加工、活塞杆处的橡胶密封件易损坏、活塞杆密封不严、油缸排气不方便等诸多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克服上述现有加力器的缺点,提供一种活塞杆表面不需精密加工、密封效果好、工作更可靠的新型球阀式加力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它也有气缸、气缸活塞、活塞杆、回位弹簧、油缸、油杯和油缸活塞,油杯与油缸径向连通,但油缸的进出油阀是由钢球和内锥面组成的球阀,该球阀设置于油缸与油杯的径向通道中。
所述的球阀由一端与油缸径向紧固连接的钢球套管、钢球和带有内锥面及径向出油孔的出油螺栓组成,出油螺栓与钢球套管另一端螺纹连接,钢球套管位于与油缸紧固连接的油杯座中,钢球位于钢球套管中,在钢球套管中的油缸壁上有至少两个通油孔。
为提高油缸与活塞之间的密封效果,在油缸活塞上设置有至少一道与油缸配合的Y形密封圈或V形塑料密封圈。
由于本实用新型不再将油缸的进出油阀设置在活塞杆与油缸活塞连接的一端,而是将一个球阀设置于油缸与油杯的通道中,油缸与油杯通过球阀直接连通,而不必经油缸活塞连通,因而简化了油缸活塞的加工,省掉了锥阀的锥面加工,省掉了气缸活塞杆表面的精密加工及活塞杆与气缸端盖之间的密封,即使将活塞杆与气缸端盖之间的间隙做得较大,也不会有油渗入气缸中。由于设置于油缸侧壁上的球阀,形成一个既可从油杯向油缸顺利补油、又可从油缸向油杯顺利排油、还可从油缸经油杯向外随时排气的多功能特种“单向阀”,因而不但省掉了设置于油缸接头上的排气螺栓,而且不需人工操作即可使油缸随、及时自动排气。本实用新型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大大提高了封油效果和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装载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球阀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和2,在由气缸1、气缸活塞2、活塞杆3、回位弹簧4、油缸5、油杯6和油缸活塞7等主要零件组成的装载机制动加力器中,油杯6在油缸5的前部与之径向连通。在油缸5与油杯6径向连通的通道中,设置有由钢球8和内锥面9组成的球阀。一条钢球套管10与油缸5正交焊牢在油缸壁上,从而使钢球套管10的下端与油缸5形成径向紧固连接。钢球套管10的上端用螺纹连接有一个出油螺栓11。出油螺栓11有带内锥面9的中心盲孔12。螺栓头上有与中心盲孔12相通的径向出油孔13(它可防止回油往上冲)。在螺栓头与钢球套管的上端面之间,最好还有一个密封用的铜垫14。钢球套管10位于与油缸壁焊接牢固的油杯座15中。钢球8在钢球套管10中位于出油螺栓11与油缸壁之间。在钢球套管中的油缸壁上钻有二到四个通油孔16。于是,油杯6中的制动油可经螺栓头上的径向出油孔13、螺栓的中心盲孔12、钢球套管孔和油缸壁上的通油孔16所形成的路径流入油缸5内,而油缸5中的空气则可沿该路径反向排出。为提高油缸5与油缸活塞7之间的密封效果,在油缸活塞7上设置有两道与油缸5配合的Y形橡胶密封圈或V形塑料密封圈17;也可设置一道Y形橡胶密封圈和一道O形密封圈,或设置两道Y形橡胶密封圈和一道O形密封圈,或设置一道Y形橡胶密封圈和两道O形密封圈。
工作时,气压将气缸活塞2、活塞杆3和油缸活塞7推向右移,油缸5内的压力升高,迫使钢球8上升并压紧在出油螺栓11的内锥面9上,使油缸5和油杯6之间的油路截断,油缸5内的制动油经油缸接头18送到装载机的制动系统中。当气缸1卸荷时,回位弹簧4迫使气缸活塞2、活塞杆3和油缸活塞7向左移,油缸5卸荷,钢球8与出油螺栓11的内锥面9分离,使油缸5和油杯6之间的油路开启,油缸内的制动油可经油缸和油杯之间的油路流入油杯中。油缸内压力下降,从而使装载机的制动系统松开。由于油缸和油杯之间的油路位于油缸的前部,因而只要油缸与油缸活塞之间的密封严格,就能有效地保证油缸5的油不渗入气缸1中,显然,这是非常容易通过设置在油缸活塞7上的橡胶密封圈17来达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锋云,未经石锋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4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