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盘造粒筛分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4875.6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40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彭宗政;刘桂芳;彭华;彭宇;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宗政 |
主分类号: | B01J2/14 | 分类号: | B01J2/14;B07B1/22;B07B1/46;B07B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400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筛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物料颗粒大小分离的筛粉装置,涉及一种圆盘造粒筛粉机。
背景技术
圆盘造粒机具体积小,设备简单,造价低使用维修方便,能耗低,造粒直观、产量高等优势。几百年来,仍广泛用于建材、化工、冶金、肥料、饲料……等行业。由粉状物料制成球状颗粒以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求。但圆盘造粒机的最大缺陷是圆盘造粒机在造粒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粉状物料受水(喷粘结液)的时间先后不一致。当粉料受水湿润后,就逐渐团聚结成微粒,在造粒机的作用下,再受水润湿。受粉逐渐滚制成小颗粒,由小颗粒滚制成大颗粒。其造粒过程是造粒盘在适宜的倾斜角度下连续供水、供粉,使物料在造粒盘内滚动,相互挫合、旋转。由粉状→微粒→小颗粒→大颗粒,不断成长动态变化的体系中。所需要的合格颗粒无法及时控制和分离。不可避免的夹杂粉料以及各种不同粒径规格的料球同时混合溢出,进入下一道干燥工序,筛去不合格的粉料,大颗粒和小颗粒。成品合格率有的仅为30—40%,造成60—70%的不合格返料,需重新返回第一道工序,进行粉磨,再重新造粒,干燥、筛分,其成品率仍为30—40%,不合格返料仍为60—70%,陷入永续不可逆的恶性循环中,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有效生产能力,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造粒前均已将各种粉料按一定的配方比例,拌合成含有各种成分的配合料。再经喷水造粒、干燥、筛粉工序,造成生产工艺损失,二次配方比例紊乱,返料重新粉磨造粒,粘性降低,不易造粒等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粉状物料造料粒工艺中,造出的颗粒大小规格不统一,料球表面毛糙,不光滑,密实度不足,硬度差。不合格的反料极大,严重的降低了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了能耗、物耗,和生产成本等问题。实用新型一种能将造粒过程中,附合所需要的粒径颗粒及时分离,并进一走增加其光洁度和强度,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的有效利用率。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的圆盘造粒筛粉机。
一种圆盘造粒筛分机包括成球盘1,弧形导流刮板2,转筒筛筒体3,滚动筛筒体4,平皮带轮5,托轮6,减速动力传动装置7,机座8,脚轮9,螺旋绞刀支架10,螺旋绞刀返料输送器11,钢丝刷12;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盘造粒筛分机是一个转筒筛筒体3与滚动床筒体4连为一体的同心圆筒体构成;转筒筛筒体3与滚动床筒体4的长度比例为1:0.5-6,两段合计的长度为1-20米,直径为0.2-3米,转筒筛筒体3为可调换的按所需要的孔径筛网,包裹固定在钻有1-400毫米孔径的金属转筒外壁上构成,并与筛网下的螺旋绞刀返料输送器11的长度相等,成球盘的直径为1-8米,弧形导流刮板为1-10块;所述的圆盘造粒筛分机为一至三层,每层的间距由转筒筛筒体3首端、末端,及滚动床筒体4末端的外壁上,均布安装有三根5-50公分长的支撑,与外层转筒筛筒体3与滚动床筒体4连为一体的同心圆筒体相对应位置焊接,分别构成第二和第三层,并在转筒筛筒体3的筛网外壁安装有一排相同长度的钢丝刷12。
1、由于采用了本筛分机的主要效果是:1是它具有筛分和整形的双重功能在生产过程中能使人工、粉磨、成球、干燥、筛分等设备及整体生产工艺流程的有效利用率提高了50%,不再作无功消耗,极大的提高了工厂的生产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将不合格的产品控制在源头的萌芽状态,强化了产品的质量管理,增强了产品的美观和实用性。
2、本机造价低、能耗低、产量高、作用大、使用维修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宗政,未经彭宗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4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