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控模式的发光笔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4826.2 | 申请日: | 2008-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97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昱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珮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3K29/00 | 分类号: | B43K29/00;B43K29/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模式 光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双控模式控制两发光体发光的发光笔。
背景技术
关于发光原子笔,已常见于国内外专利文献及日常生活中,其发光方式不外乎以下数种:将发光体(如LED)设在笔的上端作为照明或趣味发光使用、将发光体设在笔的下端作为夜间书写使用、将发光体设在笔的中端位置作为显示商标或突显笔管表面图案之用。
上述发光体的控制方式,大多是通过笔上端的按钮开关来切换发光体发光,而少数是通过转动上、下两笔管中的其中一个笔管来切换发光体发光,或者通过按压笔管表面的小按键来控制发光体发光或不发光。
实用新型内容
传统的上端具有按钮开关的原子笔,要使内部发光体发光就必须按压数次按钮才能使发光体发光,例如按压按钮3次才能轮到发光体发光1次,这是因为按钮开关必须控制发光体发光、笔心冒出、或发光笔不发光及笔心不冒出等三个动作;当原子笔设置上、下两个发光体时,则需按压6次才能轮到上发光体或下发光体发光1次,换言之,各发光体要发光,就必须按压6次才能轮到发光的机会。因此,减少按压次数(例如按压2次就能使两发光体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就能大大提高操作的方便性,但如何减少按压次数,即为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点。
其次,原子笔在不使用状态时,常因使用者无意中触压按钮、旋动笔管、或误压小按键,而造成发光体持续发光使电池电力耗尽,因此如何避免此情况发生便成为本实用新型另一需要解决的问题点。
还有,在双向发光的原子笔中,上发光体只作为照明用途,无法兼具投影用途,因此如何在双向发光的原子笔中设置投影装置,而增添使用的趣味性,便成为本实用新型再一需要解决的问题点。
为解决前述问题及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技术手段是如此实现的,提供一种具有双控模式的发光笔,其包括:一笔管;一设置在笔管下端且操作后能旋转的透明笔头;一穿梭在透明笔头内可供书写的笔心组;一设在笔管内且连接在透明笔头上并能随透明笔头使一转套旋转的开关部;一具有电池与上下两发光体且受转套转动后而使电源导通与否的发光装置;一设在开关部上并用于切换上下两发光体发光与否的控制部;及一设在笔管上且通过径向按压动作来转动控制部的按钮。
上述开关部是由一与透明笔头结合的转套、及一用于限制转套转动角度的定位套组成;所述发光装置是由一设有上发光体的上发光座、及一设有下发光体且能与转套同步旋转的下发光座组成;其中,下发光座是由一与前述转套卡合的定位套管、及一下半身穿入前述定位套管内的内管所组成,该内管的上半身是包夹着电池并穿入于前述上发光座内,下半身则包夹着下发光体;前述定位套与上发光座相互卡合且在笔管内不会旋转;上发光座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及第二导线,而上下两发光体的第一接脚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接触。
上述控制部底下设有导电件,该导电件在控制部旋转后,能搭接在上述第一导线上端部与上发光体第一接脚上端,或搭接在第二导线上端部与上发光体第二接脚上端,以使两发光体中的其中一个发光。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以旋转透明笔头来控制发光装置是否通电(ON-OFF)、再通过按钮来选择上下两发光体中的其中一个发光。据此,对按钮按压2次就能令其中一个发光体发光,故无需如同传统发光笔需经6次按压才能使其中一发光体轮到发光的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透明笔头的转动来控制发光装置通电与否,当发光装置处于未通电状态时,不论按钮如何按压都不会使上、下两发光体发光,因此消费者即使误触按钮,也不会造成两发光体持续发光而使电力耗尽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按钮内设置第一、第二透镜及胶片,使上发光体发光时光线透过两透镜及胶片后,将胶片的图案投影放大至受光物表面,达到趣味投光效果;反之,按钮内未设置胶片时,则光线由两透镜直接射出,形成如手电筒般的照明效果,所以按钮具有照明及兼具投影的双功能使用用途。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笔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开关部、发光装置、及控制部三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发光笔立体示意图;
图4为发光笔的全剖视图;
图5为顺时针转动透明笔头的示意图;
图6为逆时针转动透明笔头的示意图;
图7为透明笔头转动后,发光装置呈非通电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图6透明笔头转动后,发光装置呈通电状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珮雅有限公司,未经珮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48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比例料液均匀施加装置
- 下一篇:小学生预防近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