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釜的水加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4700.5 | 申请日: | 200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0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钱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盛昌稀土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57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的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对反应釜的釜体内的水的加热通常都是夹套加热,向夹套中引入蒸汽,由蒸汽对釜体内的水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缺点是热能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还有一种情形是:由于带夹套的反应釜具有体积大、占用空间大且成本高,又由于在生产某些化工产品例如烯土氯化物产品的过程中忌用带夹套的反应釜,因为,在稀土氯化物转化为草酸盐的反应过程中,盐经常与搪瓷摩擦,造成搪瓷层剥落,使物料中的三介铁离子升高,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从而给纯水引入反应釜的釜体内的加热造成困惑,若单独配备锅炉则有失经济性。因此,业界希望有一种结构简单、不仅能满足节约能源而且能保障反应釜所需的物料反应用水和物料清冼用水要求的水加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可有效地节约能源和确保反应釜用水要求并且结构简单的反应釜的水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反应釜的水加热装置,它包括一冷热介质交换器本体,该冷热介质交换器本体内构成有第一、第二介质腔,第一介质腔与固定在冷热介质交换器本体上的第一介质引入、出接口相通,第二介质腔与固定在冷热介质交换器本体上的第二介质引入、出接口相通,其中:第一介质腔内引入的介质为水,而第二介质腔内引入的介质为蒸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热介质交换器本体外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介质引出接口通过第一介质引出管与反应釜上的纯水引入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介质引入接口与水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源为纯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介质引入接口通过管路与蒸汽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可通过蒸汽与水的冷热交换,将得到的热水提供给反应釜,而且通过控制引入到第一、第二介质腔中的介质的量可获得理想的用于引入到反应釜中的水的温度,不仅能体现节能(蒸汽),而且能满足反应釜工艺用水的要求;整体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第二介质腔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和图2,在冷热介质交换器本体1上由板片并且以交替形式隔设出第一、第二介质腔2、3,构成板式加热装置。依据常识,第一、第二介质腔2、3之间是相互隔绝的,第一介质腔2与固设在冷热介质交换器本体1上的第一介质引入接口4相通,且第一介质引入接口4通过管路与盛有纯水的高位槽连接,在泵的作用下将高位槽中的纯水经第一介质引入接口4引入到第一介质腔2中,第二介质引入接口6通过管路12与锅炉的蒸汽引出管连接,只要开启管路12上的阀13,蒸汽从第二介质引入接口6引入到第二介质腔3中,由引入到第二介质腔3中的作为第二介质的蒸汽对第一介质腔2中的作为第一介质的纯水加热,加热后的纯水由位于第一介质引入接口4下方的第一介质引出接口5借助于第一介质引出管10引入到反应釜9的顶盖上的纯水引入接口11进入反应釜9的釜体内。第二介质腔3内的经过与第一介质腔2换热后的冷液或称冷凝液从第二介质引出接口7引出。为了防止热量损耗,即防止热传递耗失,因此在冷热介质交换器本体1外设有保温层8。
申请人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当要对反应釜9内引入反应用的垫底水时,开启管路12上的阀13,来自于锅炉的蒸汽进入第二介质腔3中,与此同时,启动高位槽上的泵和开启与第一介质引入接口4相联结的管路上的阀门,将高位槽中的纯水引入第一介质腔2中,第一介质腔2中的被加热后的纯水由第一介质引出管10引入反应釜9中。其中,在阀13的开启程度保持一定的情形下,调节第一介质引入接口4的管路上的阀门,则可获得所需使的纯水的流量,并且纯水的温度也可得以控制。
当要对产品在反应釜9内实施清冼时,如对稀土产品生产中的草酸盐水冼时,以上面所述的相同方式引入加热后的纯水对草酸盐水冼。当要对反应釜9内的物料溶解时,也是以上面所述的方式引入加热后的纯水对物料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盛昌稀土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盛昌稀土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47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反饼工具
- 下一篇:一种带安全保护装置刀柄的菜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