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4694.3 | 申请日: | 200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1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明;孟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冠达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16 | 分类号: | B23Q7/16;B65B35/30;B65B35/40;B65G47/80;B65G47/82;B22F3/1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自动 整形 排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坯件冲压加工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背景技术
在某些电子产品特别是铁氧体的生产中,经过配料、混料后的铁氧体粉体材料在送入窑炉如隧道窑烧结之前,需要由冲压成形机冲压成坯体,然后将坯体送入窑炉烧结,而在送入窑炉烧结之前必须先对冲压成形的坯件齐整排列于周转箱中,由周转箱携坯件入窑烧结。
已有技术中对坯件的排列是由工人手工作业担当的,通常地,对一台多工位冲压成形机配备20余位工人,将冲压成形的铁氧体坯件排放到周转箱内,这样,由于人工排放工效低、投入人力多,给生产企业带来麻烦。特别是当铁氧体坯件形状为圆形时并且整体体积较小时,人工排列的难度更大,投入的人手更多,工人的劳动强度更大。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本实用新型在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高效地将由冲压成形机冲压成形后的圆形坯件齐整排列的圆形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圆形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它包括一具有列队台面、分配器固定板和滑动座架的机架,在所述的列队台面上构成有至少一道集合槽,在所述的分配器固定板上固定有一带有盖板的分配器,分配器上开设有至少一道分配槽,分配槽与分配器上部的坯件导入口相通,并且还与分配器底部的推杆孔相通;推杆孔与盖板底部的通孔相通并且还与所述的集合槽相对应,在所述的滑动座架与机架之间固定有一对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配合有一滑动座,滑动座上固设有与所述的集合槽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位置与所述的分配器底部的推杆孔相对应的推杆,在滑动座上还联结有一对与机架固定的弹簧杆,在弹簧杆上套设有用于使滑动座复位的复位弹簧,以及在滑动座所背对推杆的一侧上部居中部位延设有一滚轮座,该滚轮座上设有一滚轮;一机座,与所述的机架相固定,在该机座上设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一凸轮和转盘,凸轮与所述的滚轮接触,转盘位于凸轮的上方;一导向杆,一端固定在分配器或分配器固定板上,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由所述的转盘上的台阶阻挡;一坯件输送槽,一端与冲压成形机的成形坯件引出部位的挡块固定,另一端伸展到所述的转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列队台面上固定有一用于防止集合槽内的圆形坯件窜出的挡杆,挡杆对应于所述的集合槽的末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坯件导入口与分配槽之间具有一用于贯通坯件导入口与分配槽的导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集合槽有三道,而所述的分配槽也有三条,每道集合槽由一对挡板分隔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转盘是朝向分配器倾斜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可将冲压成形机冲压成形后的圆形坯件自动地且齐整地集合于列队台面上,便于工人快捷地移入周转箱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和图2,在带有支脚16的机架15的列队台面13上沿列队台面13的长度方向固定有高出列队台面表面的四枚挡板12,由两相邻挡板12之间的区域构成为一道集合槽14,于是由四枚挡板12隔设出三道集合槽14,集合槽14的宽度应当满足到得以使圆形坯件38容纳的程度。在机架15的分配器固定板20所面向集合槽14的一侧固定分配器6,并且将底部具有通孔10的盖板9用螺钉8固定在分配器6上所预设的螺钉孔19上。由于集合槽14有三道,因此在分配器6上也相应地开设有三条分配槽11,每条分配槽11的底部加工有一个与盖板9底部的通孔10相对应的推杆孔18,各条分配槽11通过导槽7的过渡与坯件导入口5相通。由坯件导入口5导入的圆形坯件38经导槽7跌落到分配槽11的槽底的推杆孔18处,供下面还要提到的推杆23推动,使圆形坯件38排列于集合槽14上,直至首个圆形坯件38触及到挡杆17时,才表明相应的集合槽14上已排满圆形坯件38,由工人将其移离到周转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冠达磁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冠达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46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