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复合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4171.9 | 申请日: | 2008-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44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苏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春;苏宇丽 |
| 主分类号: | F16L9/08 | 分类号: | F16L9/08;F16L9/153 |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宇林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傅启英;吴安仪 |
| 地址: | 537000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先张法 预应力 混凝土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构件,尤其是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复合管。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基础设施的多个领域:交通、水利、市政公用及石油化工的建设过程中,管道工程占有很大比重的份额。对于管道建造而言,科学合理的设计,选择合适的管材,对工程的质量、造价及以后运行效益有着极大的影响。根据材料的不同,现阶段管道使用的管节可分为金属管、混凝土管、塑料管和树脂复合材料管。每一种管道在一些方面有优势,同时也在另一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所以,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兼备集中各种类管道优点的管节,同时工艺和成本合理,无疑更有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安装快速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复合管。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复合管,包括由内衬层、外包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端口外加强钢筋圈均布焊接轴向预应力钢筋,螺旋环筋围绕轴向预应力钢筋,螺旋环筋头焊接内端口加强钢筋圈,套入内筒与外筒灌注混凝土。
2、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复合管,其中,所述的轴向预应力钢筋伸出6-10cm连接邻管、接头组件或其它构件。
3、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复合管,其中,所述的内筒两端端口外粘紧端口加强钢筋圈。
4、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复合管,其中,所述的外筒两端端口内粘紧端口加强钢筋圈。
5、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复合管,其中,所述的外筒、内筒用塑料、纤维布或金属材料做成筒状。
6、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复合管,其中,所述的混凝土用高强或普通的。
7、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复合管,其中,所述的轴向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传力是靠混凝土粘结自锚,不用锚具。
8、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复合管,其中,所述的混凝土具有径向的预加应力,抵消内外压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安装快速,强度和刚度高,水力特性好,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整体造价低,易于推广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在图1~5中,外包层(1)、轴向预应力钢筋(2)、管端口外加强钢筋圈(3)、管端口内加强钢筋圈(4)、内衬层(5)、混凝土(6)、螺旋环筋(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是这样的,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复合管,包括由内衬层、外包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其中,所述的外端口加强钢筋圈(3)均布焊接轴向预应力钢筋(2),螺旋环筋(7)围绕轴向预应力钢筋(2),螺旋环筋(7)头焊接内端口加强钢筋圈(4),套入内衬层(5)与外包层(1)灌注混凝土(6);所述的轴向预应力钢筋(2)伸出6-10cm连接邻管、接头组件或其它构件;所述的内衬层(5)两端端口外粘紧端口加强钢筋圈(4);所述的外包层(1)两端端口内粘紧管端口加强钢筋圈(3);所述的外包层(1)、内衬层(5)用塑料、纤维布或金属材料做成筒状;所述的混凝土(6)用高强或普通的;所述的轴向预应力钢筋(2)与混凝土(6)之间的传力是靠混凝土粘结自锚,不用锚具;所述的混凝土具有径向的预加应力,抵消内、外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春;苏宇丽,未经陈春;苏宇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41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