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自动穴盘点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3756.9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4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辉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A01C7/2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41102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盘点 | ||
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自动穴盘点种器。
2、背景技术:现今钵苗盘育苗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在向钵苗盘进行点种时采用普通的点种器,由于其吸力不均,容易出现点种不均,空穴的现象,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其造价高昂,一般用户无力购买。
3、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点种均匀的半自动穴盘点种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半自动穴盘点种器,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气泵,安装在箱体前端的配电箱和托板,安装在箱体上端的种盘,装设在种盘两侧的四连杆,和四连杆连接的穴盘,其特征在于:在箱体上端设置有种盘,种盘两侧壁处活络连接有四连杆,四连杆的上侧横杆前部和穴盘固定连接,竖杆下侧焊接有触片,穴盘上端面设有提手和穴盘吸排气口,箱体内的气泵和一空腔压缩箱连通,该压缩箱分为左右两个腔体,其中右侧腔体和气泵连通,另一侧腔体与大气连通,一三通管的两通分别和前述左右两个腔体连通,并在其连通管路上分别装设有排气电磁阀和吸气电磁阀,三通管竖直的一路通过一软管与穴盘吸排气口连通,在箱体一侧壁的上端处装设有前后排布的排气行程开关和吸气行程开关。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点种效果好,只需手工控制穴盘移动,可自行进行吸、排气作业,达到自动吸种,点种的功效,工作效率高。
4、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半自动穴盘点种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半自动穴盘点种器的电路图。
图例:1、箱体,2、三通管,3、软管,4、四连杆,5、定位杆,6、穴盘,7、穴盘吸排气口,8、提手,9、触片,10、托板,11、排气行程开关,12、吸气行程开关,13、种盘,14、气压表,15、气泵,16、吸气电磁阀,17、测压管,18、压缩箱,19、排气电磁阀,20、交流接触器。
5、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半自动穴盘点种器包括箱体1,安装在箱体1内的气泵15,安装在箱体1前端的配电箱和托板10,安装在箱体1上端的种盘13,装设在种盘13两侧的四连杆4,和四连杆4连接的穴盘6。在箱体1上端设置有种盘13,种盘13两侧壁处活络连接有四连杆4,每一套四连杆4由两竖杆和两横杆组成,两前后排布的竖杆分别和两根上下平行的横杆两端活络连接,在两竖杆下侧焊接有触片9,前侧竖杆上端为U形口,上侧横杆前部设有卡桩,该卡桩卡于U形口内,并可在U形口内自由转动,上侧横杆前部和穴盘6固定连接。各套四连杆4的下侧两横杆之间装设有定位杆5,将两套四连杆4连接,防止四连杆4左右晃动。穴盘6为一底面遍布凹槽的空腔体,前述凹槽与待点种的钵苗盘上凹槽一一对应。在穴盘6底面和空腔之间设有一隔板,该隔板位于凹槽处开有小孔,该孔直径小于种子,穴盘6上端面设有提手8和穴盘吸排气口7。箱体1内的气泵15和一空腔压缩箱18连通,该压缩箱18分为左右两个腔体,其中右侧腔体和气泵15连通,另一侧腔体与大气连通,一三通管2的两通分别和前述左右两个腔体连通,并在其连通管路上分别装设有排气电磁阀19和吸气电磁阀16。三通管2竖直的一路通过一软管3与穴盘6吸排气口连通。在压缩箱18右侧空腔处可引出一测压管17,其与一罐体连通,该罐体上设有压力表14。在箱体1一侧壁的上端处装设有前后排布的排气行程开关11和吸气行程开关12,排气电磁阀19与排气行程开关11先串联,再与配电箱内的交流接触器串联;吸气电磁阀16与吸气行程开关12先串联,再与配电箱内的交流接触器串联;气泵15与交流接触器一直保持电路连接。
将钵苗盘放置于托板10上,在种盘13内撒满农作物种子,当穴盘6处于种盘13内时,后侧触片9与吸气行程开关12碰触,导通吸气电路,吸气电磁阀16开启,此时排气电磁阀19关闭,穴盘6内空腔为负压,种子被吸附于穴盘6底面凹槽内,手持提手8,拉动穴盘6,穴盘6在四连杆4的限制下按抛物线轨迹向前移动,移动过程中其底面始终保持水平,待移动至最大行程时,前侧触片9与排气行程开关11碰触,导通排气电路,排气电磁阀19开启,吸气电磁阀16关闭,穴盘6空腔气压恢复为大气压,种子便可脱落至钵苗盘内对应凹槽内,完成一次点种,如此周而复始便可高效完成点种。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辉,未经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3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