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安全快速检测仪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02861.0 | 申请日: | 2008-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5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汤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新华 |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27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传榜 |
| 地址: | 361009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安全 快速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安全检测技术,具体地说是指一种茶叶安全快速检测仪。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的茶叶行业总体上是健康的,茶叶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量,努力创造绿色、有机品牌,但仍有少数茶叶产品因为农药残留或重金属残留超标而使茶叶生产和出口企业蒙受比较大的损失,甚至影响了地区性茶叶品牌声誉。茶叶质量的优劣和安全性,同时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自日本推出肯定列表以来,我国的果蔬等农产品出口也因类似原因受到冲击。
目前茶叶安全的快速检测主要集中于有机磷和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酶抑制法。该法利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采用酶促反应原理对此二类农药进行快速检测,其检测结果以酶抑制率表示。但不同农药对该酶的抑制程度差别较大,且灵敏度较低,检测限一般在3-10mg/kg,酶的活性也易受PH和其他条件如抑制剂干扰而产生假阳性,因此该方法主要作为大致筛选用。
农业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茶叶等农产品的实验室检测主要采用气相色谱和原子吸收方法,气相色谱检测农药残留需要昂贵设备,对实验人员要求高,实验过程复杂,原子吸收检测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亦耗时较长,成本较高。这些方法均不能满足茶叶等的快速检测需要。目前国内尚无专门针对茶叶有机磷和有机氯的快速检测方法和仪器。
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茶叶安全快速检测方法”,此方案已另案申请。该方法为:茶叶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经有机溶剂提取后,在有机相中加入氧化降解剂和催化助剂,在超声波条件下直接进行一定时间的降解,再萃取有机相的无机降解产物,然后用磷钼蓝等方法检测无机物的含量,再按照平均比例计算得出样品有机农药成分的含量,从而实现快速提取和快速检测。茶叶的有机和无机铅则在强酸性和超声波条件下被提取,其中有机铅在氧化助剂作用下同样降解为无机铅,进行检测。上述方法是通过显色反应的颜色与标准色对比来实现快速检测的,若用人工进行比色,则出现误差的可能性较大,目前尚未发现可用于上述方法的专用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申请人另案申请的“一种茶叶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显色结果配合使用的茶叶安全快速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茶叶安全快速检测仪,包括单片机及其辅助电路、数据输入输出模块和光路模块,其中光路模块包括可产生各波长单色光的发光单元、可供放置已显色反应液的多通道比色池以及光电池组,该发光单元、多通道比色池、光电池组依次位于同一光路上,该发光单元通过一光源稳压控制电路与单片机连接,该光电池组通过一信号调理电路与单片机连接,数据输出模块也与单片机连接。
前述茶叶安全快速检测仪,其光路模块的发光单元包括全波长单色光光源、可活动的滤光片组及调节滤光片组的调节旋钮,全波长单色光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组滤光后产生单一波长的单色光。
前述茶叶安全快速检测仪,其光路模块的发光单元也可包括一组单波长的发光二极管。
前述茶叶安全快速检测仪,其光源稳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及其辅助电路相连,电压输出端与发光单元相连;所述信号调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光电池组相连,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
前述茶叶安全快速检测仪,其单片机的辅助电路包括与单片机相连的电源控制电路、实时时钟电路、数据存储电路和系统监控电路。
前述茶叶安全快速检测仪,其据输入输出模块包括RS232/USB接口模块、GPRS/GSM接口模块、彩色或灰屏液晶显示器、触摸屏或软触摸按键、针打或热敏型嵌入式微型打印机。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本仪器基于显色反应,可同时检测茶叶等农产品的重金属铅、汞、六价铬、镉、砷、有机磷、有机氯、菊酯、三氯杀螨醇、二氧化硫、甲醛、硝酸盐等指标的一项或数项,可以对多样品、多成份的茶叶等农产品同时进行检测,具有前处理方便、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的优点;二,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便携的特点,可随身携带至现场对茶叶等农产品进行检测,方便工作人员随身携带使用;三,可通过与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存档,还可通过无线方式将检测结果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数据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新华,未经汤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