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盖固定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2705.4 | 申请日: | 2008-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03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志华 |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秀丽 |
| 地址: | 3552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锅盖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盖固定架。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炒菜所用的锅盖普遍存在无处可放的问题,当不用锅盖时,人们经常将其随意搁置在桌面上,这样既占用桌面空间,又容易弄脏锅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盖固定架,它有利于方便快捷地将锅盖悬挂在墙壁或橱柜等外物表面上或从墙壁或橱柜等外物表面上取下,从而使锅盖既不占用桌面空间,又能避免弄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架体、设于架体后侧的用来与外物连接固定的固定装置以及设于架体前侧的后勾挂钩和前勾挂钩,后勾挂钩的勾柄和前勾挂钩的勾柄前后排列,后勾挂钩的勾部指向架体后侧方向,前勾挂钩的勾部指向架体前侧方向且位于后勾挂钩的勾部下方;后勾挂钩的勾部与前勾挂钩的勾部之间留有便于锅盖的沟槽部位进出的竖向间隙,后勾挂钩的勾部端头与前勾挂钩的勾柄之间留有便于锅盖的沟槽部位进出的横向间隙。
使用时,利用固定装置将架体固定在墙壁或橱柜等外物表面上,最好是便于用户在炒菜做饭时能顺手够到的地方。当不使用锅盖时,将锅盖横向放置(即手柄朝上、锅盖底朝下),使锅盖的沟槽部位先沿大致水平的方向横向进入后勾挂钩的勾部与前勾挂钩的勾部之间的竖向间隙,再适当转动锅盖,使锅盖的沟槽外侧缘穿过后勾挂钩的勾部与前勾挂钩的勾部之间的竖向间隙,让后勾挂钩的勾部落入锅盖的沟槽内之后,反转锅盖,使锅盖竖置(即锅盖底朝向墙壁或橱柜等外物表面),便将锅盖顺利地悬挂在墙壁或橱柜等外物表面。这样依靠锅盖自身重力、后勾挂钩的勾部对锅盖的沟槽外侧缘的悬吊作用、前勾挂钩的勾部端头对锅盖底面的限位夹持作用,即可使锅盖牢牢地挂在墙壁或橱柜等外物表面上。而要将锅盖取下,只要使锅盖逆向退出即可。
较之已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可方便快捷地将锅盖悬挂在墙壁或柜子等外物表面上或从墙壁或橱柜等外物表面上取下,从而使锅盖既不占用桌面空间,又能避免弄脏。(2)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锅盖固定架的实施例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架体,2-固定装置,3-后勾挂钩,31-后勾挂钩的勾柄,32-后勾挂钩的勾部,4-前勾挂钩,41-前勾挂钩的勾柄,42-前勾挂钩的勾部,5-锅盖,51-锅盖的沟槽部位,6-竖向间隙,7-横向间隙,8—环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架体1、设于架体后侧的用来与外物连接固定的固定装置2以及设于架体前侧的后勾挂钩3和前勾挂钩4,后勾挂钩的勾柄31和前勾挂钩的勾柄41前后排列,后勾挂钩的勾部32指向架体后侧方向,前勾挂钩的勾部42指向架体前侧方向且位于后勾挂钩的勾部32下方;后勾挂钩的勾部32与前勾挂钩的勾部42之间留有便于锅盖5的沟槽部位51进出的竖向间隙6,后勾挂钩的勾部32端头与前勾挂钩的勾柄41之间留有便于锅盖5的沟槽部位51进出的横向间隙7。
所述后勾挂钩的勾柄31和前勾挂钩的勾柄41最好基本上位于垂直于架体1的同一竖直平面内。
为了对锅盖形成较好的夹持效果,横向间隙7的距离≦前勾挂钩的勾部42端头与前勾挂钩的勾柄41之间的距离≦后勾挂钩的勾柄31与前勾挂钩的勾柄41之间的距离。
为了使架体1较较稳定地固定在墙壁或橱柜等外物表面上,所述固定装置2最好为两个(当然1个或多个也可以),它们分别位于架体1后侧左右两旁侧。
所述固定装置2可为吸盘或螺栓组件或铆钉组件或粘勾等现有的固定装置。为了方便目前家庭厨房的光滑瓷砖壁面使用,所述固定装置2最好为吸盘。
为了便于加工制作和降低制作成本,所述架体1、后勾挂钩3及前勾挂钩4由一根钢丝弯曲而成,钢丝的两端分别形成后勾挂钩3和前勾挂钩4,钢丝的中段分别与架体1左右两旁侧的吸盘柄部缠绕。后勾挂钩的勾柄31上弯折部和前勾挂钩的勾柄41上弯折部之间通过环扣8扣紧在一起。当然,如果钢丝的刚性够的话,也可以不用扣环。
为了更方便挂一些没有沟槽的物件,比如说高压锅盖等,图2和图3中,所述前勾挂钩的勾部42端头向上弯曲(微微上翘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志华,未经夏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灯具
- 下一篇:一种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