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毛刷的蒸汽式电熨斗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2570.1 | 申请日: | 200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8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游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图明 |
主分类号: | D06F75/38 | 分类号: | D06F75/38;D06F7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刷 蒸汽 电熨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熨斗,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带毛刷的蒸汽式电熨斗。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电熨斗的功能不再仅仅局限于将衣物熨平整,而且还发展出了喷蒸汽对衣物加湿、用毛刷对衣物进行清洁等辅助功能。
现有的带毛刷的蒸汽式电熨斗,其基本结构是在电熨斗的熨板下方加设一毛刷板,该毛刷板近周缘位置设有刷毛,毛刷板上设有使熨板上的蒸汽喷孔露出的通孔,毛刷板的周缘通过卡钩卡合于熨板的周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并非所有的刷毛都起了作用。在用刷毛清洁衣物时,通常是将衣物挂起来,手拿电熨斗使其熨板朝向衣物表面,电熨斗的头部朝上,尾部朝下,并按压电熨斗的蒸汽按钮,使熨板上的蒸汽喷孔喷出蒸汽,同时使上下移动电熨斗,使熨板上的刷毛由上至下刷衣物表面。在这一过程中,熨板并不能总是保持垂直,在大部分时间里,熨板是倾斜的,上部向前倾斜,因此,通常只有上部的刷毛与衣物接触,而下部的刷毛未使用到。
可见,现有蒸汽式电熨斗的刷毛结构浪费材料,不必要地增加了电熨斗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毛刷的蒸汽式电熨斗,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带毛刷的蒸汽式电熨斗的刷毛布满电熨斗熨板的整个周缘而带来的浪费材料、不必要增加电熨斗成本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毛刷的蒸汽式电熨斗,包括一熨斗主体,该熨斗主体的底部设有熨板,该熨板具有一熨烫面,该熨烫面上设有蒸汽喷孔和毛刷装置,所述毛刷装置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熨烫面前半部的毛刷座,该毛刷座底面设有刷毛,该毛刷座还设有与所述熨烫面上的蒸汽喷孔相对应的通孔。
前述一种带毛刷的蒸汽式电熨斗,其毛刷座朝向所述熨烫面的一面设有一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连接板,该连接板的周缘设有若干卡钩,各卡钩卡合于所述熨板周缘以使毛刷装置连接于熨板上。
还包括一钩挂件,该钩挂件钩挂于所述熨板的后侧缘,并且该钩挂件通过一拉杆与所述毛刷座连接,该拉杆与钩挂件之间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钩挂件包括一横向部分和一纵向部分,构成一倒T字形,该纵向部分的顶端形成一倒钩体钩挂于所述熨板的后侧缘,该横向部分的前端部与所述拉杆连接,该横向部分的后端部凸伸于所述熨板后侧缘之外。
前述一种带毛刷的蒸汽式电熨斗,其毛刷座底面的形状与所述熨板前半部的形状相适配,其前部尖而后部较宽,所述刷毛分布于该毛刷座底面的两侧边。
前述一种带毛刷的蒸汽式电熨斗,其毛刷座底部设有一静电吸附装置,该静电吸附装置包括一碗状体和一包覆于该碗状体外部的棉布,该碗状体开口朝上,其内部通过扣钩与开设于毛刷座上的扣孔互相扣接配合,使该碗状体连接于毛刷座底部,毛刷座底面于该碗状体边缘外侧形成一围壁,该围壁内侧与所述碗状体外侧壁将所述棉布周围夹紧于其间。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仅在熨板的前半部设有毛刷装置,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使毛刷得到充分利用;二,节约材料,降低了毛刷的材料成本;三,毛刷装置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毛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毛刷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毛刷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毛刷的蒸汽式电熨斗,参照图1,包括一熨斗主体1,该熨斗主体1的底部设有熨板2,该熨板2具有一朝下的熨烫面20,该熨烫面20的前半部设有蒸汽喷孔和毛刷装置3,在图1中,所述蒸汽喷孔被毛刷装置3遮挡而未示出。该毛刷装置3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熨烫面2031前半部的毛刷座,该毛刷座31底面设有刷毛32,该毛刷座31还设有与所述熨烫面20上的蒸汽喷孔相对应的通孔310。毛刷座31底面的形状与所述熨板2前半部的形状相适配,其前部尖而后部较宽,所述刷毛32分布于该毛刷座31底面的两侧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图明,未经游图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