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理碳生产转炉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2532.6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08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卢元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元健 |
主分类号: | C01B31/08 | 分类号: | C01B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生产 转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碳生产转炉。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它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国民经济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活性炭按制造方法来分,可分为化学法活性炭(化学炭)和物理法活性炭(物理炭),传统的物理炭是在手工扒炉中进行,将木材下角料进过炭化、冷却、活化制备而成,尾气排空,存在工艺不连续,劳动强度大、热能损失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物理炭生产转炉,该装置不仅可实现物理炭炭化和活化的连续性生产,节省生产时间,热能利用率高,而且可适应不同工况条件。
本实用新型包括呈倾斜状放置的炭化段转炉和倾斜位于下侧并与炭化段转炉相串接的活化段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段转炉和活化段转炉对接处之间分别设有用以防止炉内物料外泄且可相对转动的密封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在于:生产活性炭的炭化段和活化段在同一个回转炉内,使得活性炭炭化和活化成为一个连续性的工艺过程,避免了传统物理炭生产工艺中,炭化和活化分开时生产能力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转炉炭化段和活化段之间采用密封件连接,避免物料及热量的外泄;此外,该装置炭化段炉体集干燥和炭化功能于一体,两段炉体的转速可分别调节以匹配不同的木材及不同含水率的工况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I出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图1中的A—A视图。
图4是图1中的B—B视图。
图5是图1中的C—C视图。
图6是图1中的D—D视图。
图7是图4中的筋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呈倾斜状放置的炭化段转炉1和倾斜位于下侧并与炭化段转炉相串接的活化段转炉2,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段转炉1和活化段转炉2对接处之间设有用以防止炉内物料外泄且可相对转动的密封连接件3。
上述密封连接件由固定连接于其中之一转炉连接端的环槽4和固定连接于另一转炉连接端的凸环5配合构成。
上述炭化段转炉和活化段转炉外周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齿圈6,所述齿圈6由电机7及减速箱8组成的齿轮传动机构驱动,以使炭化段和活化段以分别一定的转速运转。
为了使上述齿圈与转炉外周部的固定连接,上述齿圈内周壁与转炉外周壁之间设有连接筋板9,所述连接筋板为均布于齿圈内周壁的多个上端部10分别连接于齿圈内周部的筋板,所述筋板下端部分11别经径向螺钉12与转炉外周壁固定连接。
上述转炉下部两旁设有用于支撑转炉周壁的若干对托轮13及托轮支座14。
活性炭原料由转炉物料进口进入转炉炭化段,在高温下进行炭化过程,之后已炭化好的炭化料由炭化段和活化段之间通孔进入活化段,与活化剂和水蒸气进行反应,完成活化过程,制成活化料,再经过后续工艺制成活性炭成品。
本实用新型集活性炭原料干燥、炭化和活化于一体,大大节省了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炭化段和活化段可相对转动,并且分别由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实现转速不同,以适应不同的木材及不同含水率的工况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元健,未经卢元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