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健身椅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2475.1 | 申请日: | 2008-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84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尤阳健身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3/1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宁 |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椅的技术领域,主要与健身椅的扶手和靠垫安装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健身椅的造型各式各样,功能也不尽相同,但其结构大致包括支架10、座垫20和靠垫30,如图1所示,座垫20和靠垫30分别安装在支架10的座垫支撑管101和靠垫支撑管102上,根据功能的不同,支架10上还安装有踏脚管103或弹力拉伸管(是另一种功能和造型的健身器,本文不予图示)等。使用时,健身者坐在座垫20上,背部靠在靠垫30上,可以将脚放在踏脚管103上,做仰卧起坐,锻炼腰腹部的力量,或将双手握住弹力拉伸管,做拉伸动作,锻炼双臂和胸肌……。
然而,仔细观察各种健身器,不难发现:
一、其支架10上要么没有安装扶手,要么是将扶手40固定在支架10(靠垫支撑管102)上,如此固定的扶手40仅仅用于健身者起身或躺下时方便支撑和平衡身体,而没有任何健身作用;
二、座垫20和靠垫30的相对位置始终固定不变,其原因是用于安装座垫20和靠垫30的座垫支撑管101和靠垫支撑管102相对位置固定不变,这使得健身者躺在健身椅上时不能随意转动,否则会有身体偏离靠垫30而造成身体失衡的情形,当然也就无法通过身体的转动来达到锻炼腰部肌肉的目的;
三、靠垫30与座垫20的倾斜角度始终固定,即座垫支撑管101和靠垫支撑管102的倾斜角度固定,对于仰卧起坐健身椅而言,靠垫30太高则达不到锻炼效果,靠垫30太低则对健身者腹肌力量要求高,初期锻炼难度高,容易使健身者“知难而退”,锻炼受阻,不利于健身运动的推广,适宜锻炼的人群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健身椅的扶手和靠垫安装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椅,以增加一对活动扶手,并充分利用活动扶手,锻炼手臂、腰部和胸部肌肉。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椅,以使座垫和靠垫可以相对转动,达到锻炼腰部肌肉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椅,以使座垫和靠垫的倾斜角度可以调节,适合更多人锻炼。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健身椅,包括支架、座垫和靠垫,座垫和靠垫分别安装在支架的座垫支撑管和靠垫支撑管上,健身椅上还组装有扶手、手把管和弹性体,手把管的一端枢接在支架上,手把管的另一端为扶手,扶手位于座垫和靠垫的左右两侧,手把管的中段与支架之间连接有弹性体。
上述手把管大致呈“Z”字型。
上述支架的靠垫支撑管上具有枢接手把管的枢接座,手把管的一端通过枢轴枢接在此枢接座上。
上述弹性体的两端各固定一个挂钩,手把管的中段位置具有挂环,支架的靠垫支撑管上也具有挂环,弹性体两端的挂钩分别勾挂在手把管的挂环和靠垫支撑管的挂环上。
上述弹性体为橡胶材质。
上述座垫支撑管和靠垫支撑管之间通过转轴和轴承配合呈转动连接。
上述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座垫支撑管上,轴承的内圈中插置转轴,靠垫支撑管枢接在转轴的上端,转轴的后侧形成向后延伸的支撑杆,靠垫支撑管的后方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杆,限位杆的上端顶在靠垫支撑管上,限位杆的下端枢接在支撑杆上,靠垫支撑管、限位杆和支撑杆构成三角定位机构。
上述转轴的上端形成转动销,靠垫支撑管的下端形成枢接座,枢接座上开设枢接孔,转动销穿插在枢接孔中,使靠垫支撑管枢接在转轴上。
上述转轴后侧的支撑杆上开设一排调节枢孔,限位杆的下端形成枢接用凸耳,凸耳上开设枢接孔,插销穿插在枢接孔和调节枢孔中,使限位杆枢接在支撑杆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健身椅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增加扶手、手把管和弹性体,在使用时,健身者不仅可以手握位于左右两侧的扶手,方便起身或躺下,更可以当坐在座垫上、背部靠在靠垫上后,用双手握住扶手,双臂做左右转动或前后扩胸运动,达到锻炼手臂、腰部和胸部肌肉的目的;
二、采用轴承与转轴连接座垫支撑管和靠垫支撑管,使座垫支撑管和靠垫支撑管可以相对转动,座垫和靠垫也可以相对转动,在使用时,健身者坐在座垫上、背部靠在靠垫上后,偏转背部,可带动靠垫、靠垫支撑管相对座垫、座垫支撑管相对偏转,不仅不会出现偏离靠垫及失衡情形,更可通过偏转,带动腰部、背部肌肉运动,达到锻炼腰部和背部肌肉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尤阳健身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尤阳健身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性薄膜及使用了多孔性薄膜的层叠体
- 下一篇:灭火器安放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