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2392.2 | 申请日: | 200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27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谢礼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冠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015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讲 系统 中的 分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于安防对讲系统中的设备,特别是指一种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出现的楼盘越来越大,住户数量也是相当的庞大。而在安防楼宇对讲中,传统的对讲系统已不能达到要求,因此就需要对其用户容量进行扩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安防对讲系统中扩充总线容量的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包括核心控制电路、电源电路、音频切换电路、视频切换电路、及数据通讯电路,其中音频切换电路、视频切换电路,及数据通讯电路均连接到核心控制电路,电源电路连接到所述核心控制电路、音频切换电路、视频切换电路、及数据通讯电路。
该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具体为:
还包括连接到视频切换电路的视频指示电路。
所述核心控制电路外接一显示电路。
所述显示电路包括四片串入并出芯片U24、U25、U26、U27,所述四片串入并出芯片U24、U25、U26、U27的型号为74HC595,每片串入并出芯片输出端分别通过限流电阻外接一个数码管D1、D2、D3、D4,四片串入并出芯片U24、U25、U26、U27的管脚11互连,管脚12互联,其中串入并出芯片U24的管脚14连接到串入并出芯片U25的管脚9,串入并出芯片U25的管脚14连接到串入并出芯片U26的管脚9,串入并出芯片U26的管脚14连接到串入并出芯片U27的管脚9,串入并出芯片U27的管脚11、12、14作为四片串入并出芯片U24、U25、U26、U27的共同输入/输出口,连接到核心控制电路。
所述音频切换电路包括由总线控制的两个继电器控制电路,以及由所述两个继电器控制电路分别控制的变压器T1、T2,两个变压器T1、T2分别与两个模拟开关U20、U21相连,总线上的两路音频线通过两个变压器T1、T2分别接入两个模拟开关U20、U21,还包括一个移位寄存器芯片U28,移位寄存器芯片U28输入端与核心控制电路连接,输出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模拟开关U20、U21。
所述视频切换电路包括由总线控制的两个继电器控制电路,以及分别与该两个继电器控制电路输出端相连的双绞线视频转换器,两个双绞线视频转换器分别与两个模拟开关U20、U21相连,总线上的两路视频线通过两个双绞线视频转换器后分别接入两个模拟开关U20、U21,还包括一个移位寄存器芯片U28,移位寄存器芯片U28输入端与核心控制电路连接,输出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模拟开关U20、U21。
所述数据通讯电路包括连接到总线的串行外围设备接口,连接到串行外围设备接口的串口扩展芯片,连接到所述串口扩展芯片的4路通用异步收发器接口。
本实用新型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的优点在于:实现将两路对讲系统扩展为四路对讲系统,即2路音频、2路视频输入,可切换为4路音频、4路视频输出,从而增加了安防对讲系统的容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组成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的核心控制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的电源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的显示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的音频切换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的视频切换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的视频指示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的数据通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组成框图,该安防对讲系统中的分支器包括核心控制电路10、电源电路20、音频切换电路30、视频切换电路40、视频指示电路50,及数据通讯电路60。其中音频切换电路30、视频切换电路40,及数据通讯电路60均连接到核心控制电路10,统一由核心控制电路10协调工作,核心控制电路10外接一显示电路12。视频指示电路50连接到视频切换电路40。电源电路20提供上述各电路的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冠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冠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外壳的表面披覆结构改良
- 下一篇: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滑盖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