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合料运输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2126.X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2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彭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柏玲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合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筑路养路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运输车。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是一种沥青路面修筑与养护的多用途、高效率的路面机械,其广泛地用于修补沥青路面的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长距离、大容量的保温运输工作。公知的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包括牵引车及设于牵引车上的箱式料仓,所述料仓用于储存沥青混合料,料仓的左右两个侧面及顶面设有夹层,夹层内的前后两侧与导热油加热装置的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从而在导热油加热装置与料仓夹层之间形成一个导热油加热循环系统,同时料仓的底部具有收缩的斜面,在料仓内侧的底部设有一卸料辊,所述卸料辊的圆周外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料仓还设有沥青混合料的进口与出口,卸料辊的转动一方面用于撑拌沥青混合料防止其局部过热,另一方面可以更彻底地排出沥青混合料。2007年1月10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891908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沥青混合料保温运输车,其包括汽车底盘、沥青料斗、料门机构、搅拌轴、螺旋输料器、导热油箱、保温层、烟火道、液压夯、垃圾箱、液压系统、导热油循环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其主要技术是利用两套加热装置,对沥青料仓内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保温;用搅拌装置避免沥青混合料长途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用螺旋输料器自动卸料;用所配装液压夯将沥青料压平。公知的沥青混合料运输车主要有如下不足:
1、由于沥青混合料采用箱式料仓进行存放,料仓内的沥青混合料加热的均匀性差,容易导致沥青混合料局部过热老化;
2、沥青混合料由于粘度大,卸料辊上的螺旋叶片只能在料仓的局部范围内起搅拌作用,因此搅拌不均匀;
3、导热油加热系统造价昂贵、操作繁琐,不利于设备普及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加热均匀、设备造价低廉的沥青混合料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包括底盘及设于底盘上用于储存沥青混合料的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包括料筒、加热装置及旋转装置,所述料筒为一中空圆桶结构,料筒的轴向一端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料筒的轴向另一端一体相连地设有转轴,料筒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两条螺旋延伸的肋板,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燃烧器及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于料筒径向外侧壁上且其与料筒外侧壁之间相距设置以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腔,所述燃烧器的出火口位于料筒底部的所述加热腔内,所述旋转装置设于底盘上且其与转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料筒转动。
上述沥青混合料运输车,所述底盘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轮轴,所述各轮轴的轴向两端设有轮子。
上述沥青混合料运输车,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液压马达及托轮,所述液压马达由油泵驱动且其输出端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托轮通过轮轴可转动地设于底盘上,托轮的径向外侧壁与位于出料口那一侧的料筒底部滚动接触。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通过把使料筒旋转实现对料筒外侧壁的均匀加热,结合料筒内的螺旋肋板实现沥青混合料的充分搅拌,使得沥青混合料受热更加均匀,适宜长距离运输与储存;
其二、与公知的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大为简化,既降低了造价,又便于操作,有利于该技术产品的普及和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列举一个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其包括料筒1、液压马达2、保温层3、燃烧器4、底盘5、托轮6,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柏玲,未经彭柏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组
- 下一篇:一种车辆预警装置和预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