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扭盘的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1650.5 | 申请日: | 2008-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3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骆俊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俊瑞 |
| 主分类号: | A63B22/14 | 分类号: | A63B22/14;A63B23/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3534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扭扭盘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健身用扭扭盘,与其改良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运动健身器材叫做“扭扭盘”,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上盘体10和下盘体20组成。上盘体10和下盘体20相叠枢接在一起。在上盘体10和下盘体20相向的盘面之间设有若干滚球30。当使用时,将扭扭盘放在地上,使用者可站在上盘体10上,扭动身体做左右转身动作,上盘体10即受使用者扭动的动作和姿势影响,借助滚球30的滚动而相对下盘体20做往复旋转,这样,人体的腰部就可得到运动,达到燃烧腰部脂肪、塑腰的效果。
仔细分析上述结构,不难发现其具有下列不足:
一、滚球30与上盘体10和下盘体20直接接触,滚球30通常为钢球,上盘体10和下盘体20通常为塑胶材质,使用时,滚球30与上盘体10和下盘体20挤压产生摩擦,极易磨损上盘体10和下盘体20,影响扭扭盘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扭扭盘损坏,令扭扭盘使用寿命缩短;
二、上盘体10和下盘体20直接枢接在一起,使用时,二者在枢接处产生摩擦,极易磨损枢轴和轴孔,同样影响扭扭盘的正常使用。
由此可见,现有的扭扭盘结构确实存在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扭盘的改良结构,以减少摩擦造成的磨损,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扭扭盘的改良结构,包括相叠枢接在一起的上盘体和下盘体,在上盘体和下盘体相向的盘面上分别形成环槽,各环槽中分别容置一个滚球盘,两个滚球盘相互扣合,滚球容置在两个滚球盘之间。
上述两个滚球盘之间还增加设置一个定位圆环,此定位圆环上具有若干定位孔,滚球放置在定位孔中。
上述下盘体的底面还固定一个底座垫,此底座垫可采用橡胶等材质制成,使扭扭盘可更平稳地放在地上。
上述上盘体和下盘体在枢接处的枢轴和轴孔之间增加一个轴承。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与现有产品相同,但效果上具有明显优势:
本实用新型增加两个滚球盘,滚球盘可采用钢材制成,将滚球放在滚球盘中,使滚球与上盘体和下盘体不直接接触,避免了滚球挤压上盘体和下盘体而造成磨损,保证扭扭盘的正常使用,使用寿命长。
另外,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上盘体和下盘体的枢接处增加轴承,可减少上盘体和下盘体在枢接处的摩擦,保证扭扭盘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扭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扭扭盘的较佳实施例,包括相叠枢接在一起的上盘体1和下盘体2。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是:在上盘体1和下盘体2相向的盘面上分别形成环槽11和环槽21,各环槽11和21中分别容置一个滚球盘3和4,滚球盘3和4可采用钢材制成,两个滚球盘3和4相互扣合,滚球6容置在两个滚球盘3和4之间。为了更好地组装定位滚球6,此实施例在两个滚球盘3和4之间还增加设置一个定位圆环5,此定位圆环5上具有若干定位孔51,滚球6放置在定位孔51中。这样,滚球6不与上盘体1和下盘体2直接接触,避免了滚球6挤压上盘体1和下盘体2而造成磨损,保证扭扭盘的正常使用,使用寿命长。
此实施例进一步在上盘体1和下盘体2的枢接处增加一个轴承7,轴承7处于枢轴12和轴孔22之间。这样,借助轴承7可使上盘体1和下盘体2之间的枢接转动更顺畅,减少上盘体1和下盘体2在枢接处的摩擦,进一步保证扭扭盘的正常使用。
此实施例在下盘体2的底面还固定一个底座垫8,此底座垫8可采用橡胶等材质制成,使扭扭盘可更平稳地放在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俊瑞,未经骆俊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部术后护理带
- 下一篇:双向输入双速输出轮系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