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自开晴雨伞的开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1626.1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89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安邦 |
主分类号: | A45B25/16 | 分类号: | A45B25/16;A45B25/14;A45B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福建省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晴雨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晴雨伞,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自开晴雨伞的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晴雨伞已广泛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折叠自开晴雨伞由于其使用方便、便于收纳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但习用的折叠自开晴雨伞普遍存在一使用寿命短的缺陷,这是由于用于控制雨伞开合机构容易损坏,开合机构一旦损坏,晴雨伞就无法打开,不能使用,只能将其丢弃,这大大影响了晴雨伞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手动开合的折叠自开晴雨伞的开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叠自开晴雨伞的开合装置,它由下巢、压缩弹簧、活动环、按钮和外管上的方窗组成;所述的下巢、活动环为环形件、具有中孔,下巢和活动环通过其上的中孔活动套接在外管上;所述的下巢沿纵向向下延伸出一内管,在该内管的尾端对称设置两卡榫;所述的活动环的中孔可套接在内管上,该内管可插入活动环的中孔内,内管上的卡榫可卡置在活动环中孔端部的定位台阶上;所述的压缩弹簧套接在卡榫的内管上,其上端顶靠在下巢本体与内管的台阶面上,其下端顶靠在活动环的上端面;在活动环的侧壁上开设一通槽;所述的按钮中部铰接在活动环侧壁的通槽内,按钮的上端与活动环之间设有一小弹簧,按钮下端向内设有一挂脚,该挂脚可卡置在外管上的方窗上。
所述的卡榫为一端连接在内管壁上、另一端向外翘起的弹片。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于活动环上按钮上设置了一挂脚,该挂脚可通过手动卡置在外管的方窗上,从而将活动环、和通过压缩弹簧与活动环顶靠的下巢定位,保持雨伞的开启状态。这样,在折叠自开晴雨伞自动开合机构失效时,通过手动仍然可使用折叠自开晴雨伞,从而延长了的雨伞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叠自开晴雨伞的开合装置,它由下巢1、压缩弹簧2、活动环3、按钮4、外管5上的方窗51、小弹簧6组成。
所述的下巢1、活动环3为环形件、具有中孔;下巢1和活动环3通过其上的中孔活动套接在外管5上;所述的下巢1沿纵向向下延伸出一内管11,在该内管11的尾端对称设置两卡榫12,卡榫12的结构可以是一端连接在内管11壁上、另一端向外翘起的弹片。所述的活动环3的中孔可套接在内管11上,内管11上的卡榫12弹开后可卡置在活动环3中孔端部的定位台阶31上使得活动环3与下巢1固接成一体;所述的压缩弹簧2套接在下巢1的内管11上,其上端顶靠在下巢1本体与内管11的台阶面13上,其下端顶靠在活动环3的上端面;在活动环3的侧壁上开设一通槽;所述的按钮4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在活动环3侧壁的通槽内,按钮4的上端与活动环3之间设有一小弹簧6,按钮4下端向内设有一挂脚41,该挂脚41可卡置在外管5上的方窗5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开启伞具:用手推动固接在一起的活动环3与下巢1沿外管5向上移动,按钮4上的挂脚41会卡置在外管5上的方窗51上,而将活动环3与下巢1定位。
伞具收合:用手按压按钮4,使按钮4围绕其铰接点摆动,按钮4上的挂脚41脱离外管5上的方窗51,从而可将活动环3与下巢1向下移动,将伞具收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安邦,未经王安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上胶装置
- 下一篇:金属管制养殖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