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雷电电解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1506.1 | 申请日: | 2008-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20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魏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泽宇 |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勇 |
| 地址: | 361009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雷电 电解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雷电能量的电解水装置。
背景技术
据报道,全球每年发生约13亿次雷电,平均每秒钟100多次。常发生的小雷电(几乎听不见雷声的小闪电)每次就可产生4百万焦耳的功。目前,一般都是将雷电通过避雷针直接导入地下,造成具大的能量流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雷电能量的电解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有金属接收杆、电解池、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金属接收杆的上端为雷电接收端,金属接收杆的下端与设于电解池一端的阴极连接,设于电解池另一端的阳极接地,分压电阻与电解池串联,分流电阻与串联的分压电阻和电解池并联,电解池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气体排放口。
电解池最好采用封闭式槽罐结构。
分压电阻最好采用可调变阻器。
分流电阻最好采用可调变阻器。
金属接收杆可直接采用避雷针。
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接收杆接收雷电能量,雷电能量对电解池内的水进行电解,将电解产生的氢气及氧气进行收集可得到有效利用,不仅起到避雷的作用,而且使雷电能量得到有效利用。分压电阻及分流电阻可起安全防护作用,避免电解池烧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设有金属接收杆1、电解池2、分压电阻3和分流电阻4;金属接收杆1的上端为接收端,金属接收杆的下端与分压电阻3的一端及分流电阻4的一端连接;分压电阻3的另一端与电解池2的阴极21连接,分压电阻3与电解池2串联;分流电阻4与分压电阻3和电解池2并联;电解池2的阳极22接地,电解池2采用法兰端面的封闭式槽罐结构,电解池2的一端设进水口23及阴极21,电解池2的另一端设出水口24及阳极22,电解池2的外表面设气体排放收集口25。分压电阻3和分流电阻4采用可调变阻器。
金属接收杆1也可采用已有的避雷针。电解池2也可由2个或2个以上的电解池并联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泽宇,未经魏泽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