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器柜的活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1376.1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37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颜丽琴;郑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00 | 分类号: | H02B11/00;H02B1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依展 |
地址: | 361006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器 活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开关设备上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接触器柜的活门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数据库在1994年01月12日公开了发明名称为《一种改进的铠装型移开式开关柜》的实用新型,它的公告号为CN2153159。该铠装型移开式开关柜特点是:断路器室中设有弹性拉杆等连杆件组成的活门自动复位机构;接地开关受装在开关柜门板相垂直位置上的手柄及竖向拉杆、拐臂、拉杆操纵;各部件之间采用铆接和焊接相结合的拼装结构,以及母线套管制成与触头套管通用结构,材料采用阻燃热固性材料,所有套管为内藏式结构。该技术方案的活门机构存在有如下的不足之处:其一,活门机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其二,活门打开或关闭不可靠,行程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器柜的活门机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活门机构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打开或关闭不可靠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接触器柜的活门机构,它设于接触器柜上,它包括:
一纵向导轨,它设在接触器柜上,而且,该纵向导轨中间设置限位块;
一活门单元,它包括能自动复位的一上活门和一下活门,该上活门和下活门都滑动连接在纵向导轨之上并分别位于限位块之上、下;
一能带动上活门向上滑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它包括一枢接在接触器柜上的第一拐臂以及一枢接第一拐臂的第一拉杆,该第一拉杆枢接上活门;
一带动下活门向下滑动的第二驱动单元,它包括一枢接在接触器柜上的第二拐臂以及一枢接第二拐臂的第二拉杆,该第二拉杆枢接下活门;以及
一为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它设在接触器柜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
一使下活门自动复位的弹性体,它连接在第二驱动单元和接触器柜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弹性体上端连接接在触器柜上,下端连接在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拐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分别位于活门单元之左、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动力单元具有动力输出端,该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拐臂。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拐臂的枢接端枢接在接触器柜上,该第一拐臂的枢接端还固设有第一连杆;该动力单元具有动力输出端,该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连杆。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驱动板和第二拐臂的枢接端枢接在接触器柜上,驱动板与第二拐臂枢接在一起,该第二拐臂的枢接端还固设有第二连杆;该动力单元具有动力输出端,该动力输出端和第二连杆之间设有同步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同步单元包括一V形的驱动板,该驱动板的两开口端分别枢接在接触器柜上和第二拐臂的第二连杆上;该动力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驱动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接触器柜的活门机构,它设于接触器柜上,其特征是:它包括:
一纵向导轨,它设在接触器柜上,而且,该纵向导轨中间设置限位块;
一活门单元,它包括能自动复位的一上活门和一下活门,该上活门和下活门都滑动连接在纵向导轨之上并分别位于限位块之上、下;
一能带动上活门向上滑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它包括一枢接在接触器柜上的第一拐臂以及一枢接第一拐臂的第一拉杆,该第一拉杆枢接上活门;
一带动下活门向下滑动的第二驱动单元,它包括一枢接在接触器柜上的驱动板和第二拐臂以及一枢接第二拐臂的第二拉杆,该第二拉杆枢接下活门;
一使下活门自动复位的弹性体,它连接在下活门和接触器柜之间;以及
一为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它设在接触器柜上。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本活门机构采用拐臂连杆机构的原理来驱动活门,因此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机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其二,活门打开、关闭灵活可靠,行程大;其三,尤其适用小型化的开关柜;其四,活门在打开状态下,因此机构行程大,上下活门已远离开关设备的高电位零部件,电气安全距离大,因而使开关设备的使用更具安全性。由于上活门在重力作用下可自动复位,下活门在弹性体弹力作用下也可自动复位,该自动复位使活门单元关闭,因此安全性能高,杜绝检修时发生触电事故。由于两驱动单元分别位于活门单元之左、右侧,因此驱动单元不占用使用者在接触器柜内的操作空间,操作方便、安全。由于设有同步单元,因此动力单元可同步驱动两驱动单元,使两活门同步打开,操作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