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导流除尘脱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1346.0 | 申请日: | 2008-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5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荆湖;林培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圣达科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50000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导流 除尘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除尘脱硫设备领域,特别是指对已有文丘里水膜除尘装置的改造后形成的一种气动导流除尘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适用于中小型锅(窑)炉的烟气除尘脱硫设备主要是采用湿法除尘脱硫器。湿法除尘脱硫就是利用水或脱硫剂与烟气接触时,捕集烟气中的粉尘并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型锅(窑)炉都使用了麻石水膜除尘装置。其主要由文丘里进烟管和筒体构成。文丘里进烟管一端为烟气进口,另一端以蜗壳方式连接筒体,在文丘里进烟管喉部设有喷头。筒体顶部为烟气出口,上部设有溢流槽,底部设有灰斗和溢水口。
麻石水膜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锅炉排出的烟气由烟气进口进入进烟管。在烟气流经麻石进烟管的喉部时,烟气中的粉尘与喷管喷出的水雾接触后,碰撞凝结成含尘液滴。然后烟气由筒体下部切向进入筒体内,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旋转上升,烟气中的液滴和尘粒被甩向筒壁并与溢流槽产生的水膜接触。烟气中的少量二氧化硫与水膜接触时被吸收,粉尘随水膜一起流到筒体底部灰斗,并通过溢水口排出筒体。净化后的烟气从筒体的顶部烟气出口排出。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1)气液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造成除尘效果一般,脱硫效率低。
(2)处理微尘和大量低浓度气态污染物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付出很高的能耗。
(3)设备易结垢、堵塞,材料易被腐蚀,使用寿命短。
(4)烟气带水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引风机和烟囱寿命减少。
(5)循环用水量大,补水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导流除尘脱硫装置,其可克服现有缺点,能耗低,除尘脱硫效率高,不易结垢,使用寿命长且补水量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动导流除尘脱硫装置,其包括除尘塔、气动导流脱硫塔及水膜除尘器,除尘塔顶部设有烟气进口,底部设有水封式排灰和水的口,内壁上装有雾化螺旋喷头,除尘塔的下部设有通向气动导流脱硫塔的出口,气动导流脱硫塔为环绕在水膜除尘器的塔体,其连接了除尘塔和水膜除尘器,其内壁上设置有导流板,顶壁上设置有雾化螺旋喷头,其下部设有水封式排灰和水的口,气动导流脱硫塔与水膜除尘器下部入口连接,水膜除尘器顶端设有烟气出口,底部设有排灰和水的口。
所述的气动导流除尘脱硫装置,其还包括一副筒,副筒与水膜除尘器顶端的烟气出口相连,副筒壁上设置有引风机,副筒底部设有排灰和水的口。
所述的气动导流脱硫塔,其内壁上设置的导流板为一组,雾化螺旋喷头也为一组,雾化螺旋喷头设置在导流板之间的顶壁上。
所述的气动导流脱硫塔内导流板为交错设置。
所述的除尘塔内壁上装有雾化螺旋喷头为一组,其与洗涤液管道相连。
所述的水膜除尘器上部设有溢流槽,所述的水膜除尘器内壁上设有喷头。
所述的水膜除尘器塔体上部设有脱水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后,工作时,烟气先通过除尘塔进行除尘,然后切向进入气动导流脱硫塔内,通过气动导流脱硫塔内的隔成S型烟气通道的导流板及高效雾化螺旋喷头进行高效脱硫,再切向进入水膜除尘器进行除雾脱水,最后经副筒进入引风机到烟囱排放,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投资成本低:由于改造后系统阻力没有很大变化,原有引风机一般可以正常运行,从而减少了改造成本;
(2)所需空间小:本实用新型直接在已有的水膜除尘装置基础上进行改造,不另占用场地。特别适合场地不宽裕的情况下的除尘脱硫改造。
(3)运行成本低:本实用新型除尘脱硫所需的循环水量和耗水量比其他技术相比要小,因此不论是水耗还是电耗,与其他技术相比都较低,具有优势。
(4)脱硫效率高: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导流脱硫塔进行脱硫,增加了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本设备的脱硫效率,脱硫效率高达85%以上。可用于双碱法、碱法、废碱法、氧化镁等各种除尘脱硫工艺。
(5)除尘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中,烟气先进入高效雾化除尘塔进行一级除尘,再进入气动导流脱硫塔,在脱硫的同时进行二级除尘,保证了很高的除尘效率。
(6)防结垢、防堵性能好,运行稳定,安全性能高:本实用新型采用导流技术,不会产生结垢、堵塞现象,保证了除尘脱硫的正常进行。若改造成旋流板式除尘脱硫设备,其最大缺点是容易结垢,导致通道堵塞,从而使设备阻力增大,不仅影响了除尘脱硫效率,还造成了风机负荷加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圣达科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圣达科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非对称蓄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
- 下一篇:线缆连接器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