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1219.0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10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守祥 |
主分类号: | A62B7/02 | 分类号: | A62B7/02;A62B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402191重庆市永***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节氧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适用于高山作业、地下矿工作业、救助队工作以及自救器上配套使用等特殊场合使用的节氧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是人体生存生活所必需的一种气体。它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能和思维能力,对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起第一能源作用。
一般空气中的含氧量为21%,就可以满足人类日常生活的需要。然而,在一切特殊的场合如高原、高山、煤矿等,通常的含氧量会不足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们发明了氧气瓶,把氧气高压在瓶里,可以在人们登山或者煤矿工作时来满足人类对氧气的需要。现有的氧气瓶里,压缩的一般都是纯氧,氧气瓶里的气压高于大气压,通过减压装置和呼吸装置来供给人们呼吸作用。
由于人们日常正常生活所需要的氧气只需要21%便已经足够,在上述情况下不用纯的氧气也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吸收纯氧有些浪费。使用纯氧的话供给时间就会变短,需要的量也会增加,人们就需要带更多的氧气瓶以满足需要。特别是一些纯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更需要节省纯氧的消耗,避免纯氧的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需要一种节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氧气瓶的氧气浪费和供给时间短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氧装置,它能为氧气瓶节省氧气,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更长时间的给使用者供给,适用于一些特殊场合,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柱形瓶体,一设置在瓶体内用来承装气体的气囊,所述瓶体顶部设置一出气口,所述瓶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进氧口和一T形接口,所述气囊与所述出气口、所述进氧口以及所述T形接口连接,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一出气阀;所述T形接口的两接口处分别设置有一进气阀和一排气阀,所述出气口和T形接口之间连接一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还设置有一吸气面罩,所述瓶体上还包括有若干用来排除瓶内气体以供气囊收张的排气孔以及设置在瓶体底部的接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囊为一可收张的弹性气密形的袋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气阀为一用来从气囊内向外排气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气阀为一用来向气囊内进气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气阀为一用来向外界排除多余气体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气阀门连接有一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氧口可以通过一导气管与氧气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水装置包括一可螺合在所述瓶体底部的漏水盖和一卡合在所述漏水盖上的用来接水的接水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漏水盖的中间设置有一用来把水导入接水盖中的漏水短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瓶体上还可以设置有用来与氧气瓶连接的卡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氧装置,它能为氧气瓶节省氧气,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更长时间的给使用者供给。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用于高山作业、地下矿工作业、救助队工作以及自救器上配套使用等一些特殊场合,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氧气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与氧气瓶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瓶体 11............出气 111..............出气阀
12..............排气孔 13..............T形接口 131..............进气阀
132..............排气阀 14..............接水装置 15..............进氧口
2..............气囊 4..............导气管 5..............吸气面罩
6..............导气管 7..............排气管 8..............氧气瓶
9..............卡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守祥,未经周守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视频传输差错控制的视频编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挠性刷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