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广告旗装置改良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01111.1 | 申请日: | 2008-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1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曾福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福顺 |
| 主分类号: | G09F17/00 | 分类号: | G09F17/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广告 旗装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广告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商品广告的设置越发重要,由于大型霓虹灯、招牌广告的设置成本高,改换内容不易,且考虑到空间因素,无法大量设置,因此商品广告必须小型化,以符合经济、数量等的需求;对于目前随处可见的瓶装商品而言,如可乐、果汁、酱油、色拉油等商品,摆设时占据商场大量空间,而此类商品的促销广告海报、旗帜往往张贴在该类商品旁边的墙壁上,或悬挂在该类商品上方的天花板,使得消费者无法立即将广告与商品联系起来,广告效果不佳,再者,墙壁或天花板的空间毕竟有限,无法将促销广告海报、旗帜完全张贴在墙壁上或悬挂在天花板上。
因此,本发明人曾在中国台湾第0566641号公告中公开一种广告旗装置,参照图1所示,包含一夹持体10以及一旗杆20,夹持体10具有一开口部11以及一径向外凸的插座12,插座12上具有至少一插孔121,以供插设旗杆20,从而可利用开口部11使夹持体10嵌设于具有颈部的物体30上,从而展示旗杆20上的广告旗(图中未示)。
由于上述装置可达到有效展示商品的效果,故而本发明人更加致力于研发更具广告效果的广告旗装置,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告旗装置改良,其既可快速更换广告旗,还可同时夹持宣传物品或张贴广告对象。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广告旗装置改良,包括:一夹持体,具有一开口部及一径向外凸至少具有一插孔的插座;以及,一插设于夹持体插孔内的旗杆,夹持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夹持槽,且插座至少有一个侧边为平面,插座的插孔上方向上延伸有一导引凸块,导引凸块与插孔位于同一中心。
上述夹持体上具有两个夹持槽,分别设于开口部及插座上。
宣传对象由夹持槽夹持。
广告纸张贴于插座呈平面的侧边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借助开口部,可将夹持体嵌设在具有颈部的物体上,除可展示旗杆上的广告旗外,还可利用夹持槽夹持宣传对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组装方便快速、不占空间,且置换广告旗及宣传对象的方法简单、快速。
此外,为了增加设置在夹持体上的旗杆的稳定性,在夹持体上相对于插孔的位置上方,向上延伸有导引凸块,使旗杆插置于夹持体上时,无论是插入插孔或套入导引凸块,都能使旗杆更为稳固。再者,夹持体的插座至少具有一平面,可用以张贴广告,藉以增加广告旗装置的广告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广告旗装置的立体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及使用状态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及使用状态背面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饮料包装盒上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夹持体 11开口部 12插座
121插孔 122平面 123导引凸块
13内侧缘 14轴向凸缘 15夹持槽
20旗杆 30物体 40广告纸
50宣传对象
60罐装饮料 61包装纸盒 62提拿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广告旗装置改良的正面及背面立体示意图,该结构包括:
一夹持体10,具有一开口部11,该开口部11的幅度略小于该夹持体10的内径,夹持体10具有一径向外凸的插座12,该插座12具有至少一插孔121(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以供插设旗杆20,该夹持体10的内侧缘13之底部设有轴向凸缘14,以扩大夹持体10内侧缘13的嵌合面积,并加强夹持体10的强度;
一旗杆20,插设于夹持体10的插孔121内,在本实施例中,该旗杆20呈直立杆状。
夹持体10上设有至少一个夹持槽15,在本实施例中,在夹持体10的插座12及开口部11的轴向凸缘14上各设置有至少一个夹持槽15,参照图4所示,且插座12的侧面具有至少一平面122,另外该插座12的插孔121上方向上延伸有一导引凸块123,该导引凸块123与插孔121位于同一中心,使旗杆20插设于插座12上时,可以通过导引凸块123令旗杆20的插置更为稳定;此外,旗杆20除了可插置于插孔121中之外,亦可套设于导引凸块123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福顺,未经曾福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上充气救生球
- 下一篇:一种无溶剂型防腐导静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