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变压节能防溢定时电饭煲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1019.5 | 申请日: | 200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2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罗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树林 |
主分类号: | A47J27/62 | 分类号: | A47J27/6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001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变压 节能 定时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煲,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变压节能防溢定时电饭煲。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普通电饭煲的电路就是由超温熔断器、保温开关总成、限温器和发热板串联而成,这种电饭煲无节能控制,全功率工作到限温器跳闸才停止加热,它存在的缺点是:耗电不节能,长期在满功率下工作容易损坏发热板,而且煮稀饭效果不佳,稀饭米汤溢出后容易造成线路短路。并且由于金属内胆、陶瓷内胆和紫砂内胆的导热性能不同,作为限温器的磁钢的跳闸温度也不相同,限温器难以兼容各种内胆。
而电压力锅则是通过变压来节能,并且通过良好的密封性来防溢,但其只限于使用金属内胆、,对于环保性的陶瓷内胆和紫砂内胆则不兼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兼容各种材料制成的内胆、具有定时、自动变压、防干烧和防溢多种功能、节能效果显著的电饭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煲壳、面板、内胆、内胆盖、超温熔断器、保温器和发热板,电阻的一端依次与保温器、超温熔断器串联后接市电220V的A端,电阻的另一端接用以指示煮饭状态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发热板,特征是定时器串联在发热板和保温器与电阻的公共连接端之间,在市电220V的B端和发热板之间串联有变压温度控制器和防干烧温度控制器,在变压温度控制器的两端并联有功率控制电路。
防干烧温度控制器贴在发热板的底部。
变压温度控制器放置于翻盖式电饭煲的顶盖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普通电饭煲的基础上增设了定时器,取消了普通电饭煲常用的限温器(磁钢),因此在煮稀饭和煲汤时,定时器就可以按照使用者的要求对时间的长短进行自由定时控制。本实用新型还设计有变压温度控制器和功率控制电路,不管用任何材料制成的内胆,只要胆内食物达到了100度,翻盖式电饭煲顶盖上的变压温度控制器断开,电流经过功率控制电路将功率控制在满功率的12--15%左右,这样食物不会外溢,节能效果显著,而且能使不同材料制成的内胆(环保紫砂内胆、陶瓷内胆和金属内胆)均能在同一个电饭煲上使用,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当发生干烧情况时,发热板的温度迅速上升,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值(约200度)时,防干烧温度控制器就会断开,使得回路断开,保证了温度不继续上升,从而使发热板不会被烧坏。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同时兼容各种材料制成的内胆、节能效果显著的优点,并具有定时、自动变压、防干烧和防溢多种功能,可以达到很好的煮饭、煮粥、熬汤效果,是一种新型电饭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煲壳、面板、内胆、内胆盖、超温熔断器F、保温器BW和发热板FR,电阻R1的一端依次与保温器BW、超温熔断器F串联后接市电220V的A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用以指示煮饭状态的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ED的阴极接发热板FR的接线端P端,二极管D与发光二极管LED反向并联,定时器DS串联在发热板FR的另一接线端O端和保温器BW与电阻R1的公共连接端之间,在市电220V的B端和发热板FR之间串联有变压温度控制器S2和防干烧温度控制器S1,在变压温度控制器S2的两端并联有功率控制电路,功率控制电路由双向晶闸管Q2、双向二极管Q1、电阻R2和极性电容C组成,双向晶闸管Q2的第一电极M端接市电220V的B端,第二电极N端接变压温度控制器S2和防干烧温度控制器S1的公共连接端,双向晶闸管Q2的触发端Z端与双向二极管Q1串联后接极性电容C的正极,电阻R2并联在极性电容C的正极和双向晶闸管Q2的第一电极M端之间,极性电容C的负极接双向晶闸管Q2的第二电极N端。电阻R2与极性电容C构成阻容充放电电路。
防干烧温度控制器S1贴在发热板FR的底部。
变压温度控制器S2放置于翻盖式电饭煲的顶盖上。
工作原理:
1、当发生干烧情况时,发热板FR的温度迅速上升,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值(约200度)时,防干烧温度控制器S1就会断开,使得回路断开,保证了温度不继续上升,从而使发热板FR不会被烧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树林,未经罗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0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整锁相环的震荡器的频率合成器
- 下一篇:多功能密封活瓣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