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式流体除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0621.7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1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方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学军 |
主分类号: | B03C1/10 | 分类号: | B03C1/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选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矿物干粉(如陶瓷粉料)除铁方法是将矿物干粉导入布满永磁体棒的垂直的通道内,使经过永磁体棒的矿物干粉中的铁吸附在永磁体棒上,而除铁后的矿物干粉从通道的另一出口排出。此种方法,当永磁体棒表面因吸满铁而吸铁的能力下降后,就需要将永磁体棒从通道内取出,以便将其上面的铁清除并重新投入使用。这样,在除铁过程中,通道内的永磁体棒因为要轮换进行清洁,因此,总是在缺失中,这样,就影响了除铁的效果。而且,需要在通道外另设置一套清洁磁棒的装置,这样,就增大了设备的体积,使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要将磁棒移离通道,就能对磁棒表面进行铁的清洁的、设备体积相对较小的、除铁效果好的流体除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竖式流体除铁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流体通道、设置在通道两侧的数套非导磁介质滚筒,沿轴向的非导磁介质滚筒内的部分弧面上设置永磁体、带动非导磁介质滚筒转动的动力机构,非导磁介质滚筒的靠近通道壁的那半部分的下面设置有铁磁物质接受槽,在非导磁介质滚筒的靠近通道壁的那一侧设置有刮板,两侧相邻的非导磁介质滚筒相互上下错开设置。工作时,将陶瓷粉料导入通道中部,使陶瓷粉料经过转动着的位于通道中部的非导磁介质滚筒部分,当非导磁介质滚筒中的带有永磁体的部分转动到通道中部时,陶瓷粉料中的铁磁物质就被吸附在带有永磁体的非导磁介质滚筒外表面上,除铁磁物质后的陶瓷粉料在自重的作用下继续沿通道中部下落,继续由下面的非导磁介质滚筒对其进行除磁物质,而吸取了铁磁物质的非导磁介质滚筒继续转动,当转动到靠近通道侧壁的那一侧时,由刮板对其表面进行清洁,使其上面的所吸附的铁磁物质被刮移到非导磁介质滚筒上没有永磁体的那部分上,此时,由于失去了永磁体的磁吸力,铁磁物质在自重的作用下,落入到铁磁物质接受槽上,这样,陶瓷粉料经过通道内的所流经的非导磁介质滚筒的除铁后,成为符合含铁磁物质的成品从通道的下出口出来。
这里,为了使陶瓷粉料能充分地与所有非导磁介质滚筒接触,下面的通道其中一边的非导磁介质滚筒的靠近通道中部的那部分在垂直方向与上面的通道另一边的非导磁介质滚筒的靠近通道中部的那部分重叠。这样,经过通道其中一边的非导磁介质滚筒的靠近通道中部的那部分的陶瓷粉料就能落入到通道另一边的非导磁介质滚筒的靠近通道中部的那部分上。
为了保证陶瓷粉料沿中道中部流动,在非导磁介质滚筒的靠近通道中部的那部分的上、下都设置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在在通道两侧设置数套带有永磁体的非导磁介质滚筒来对流经的陶瓷粉料进行除铁磁物质,同时,通过刮板清洁非导磁介质滚筒的表面,因此,具有无需要将磁棒移离通道,就能对磁棒表面进行铁的清洁的、设备体积相对较小的、除铁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竖式流体除铁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流体通道1、设置在通道1两侧的数套非导磁介质滚筒2,沿轴向的非导磁介质滚筒2内的部分弧面上设置永磁体3、带动非导磁介质滚筒2转动的动力机构4,非导磁介质滚筒2的靠近通道1壁1a的那半部分的下面设置有铁磁物质接受槽5,在非导磁介质滚筒2的靠近通道1壁1a的那一侧设置有刮板6,两侧相邻的非导磁介质滚筒2相互上下错开设置。下面的通道1其中一边的非导磁介质滚筒2的靠近通道1中部1b的那部分2b在垂直方向与上面的通道1另一边的非导磁介质滚筒2的靠近通道1中部1b的那部分2b重叠。在非导磁介质滚筒2的靠近通道1中部1b的那部分2b的上、下都设置有挡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学军,未经方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