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尾灯灯罩连接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0291.1 | 申请日: | 2008-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39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6/04 | 分类号: | B62J6/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 洪 |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尾灯 灯罩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尾灯,尤其是尾灯底座和灯罩之间的连接。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尾灯在车的最后面,它由安装有灯具的尾灯底座和灯罩构成,尾灯底座安装在覆盖件或者后车架上,尾灯底座位于覆盖件内并相对固定,透明的灯罩需要露出车外并可以拆卸,以便更换灯具或者进行维修;尾灯底座和灯罩通常都由塑料注射成型,之间通常用螺钉进行连接,连接方式是:尾灯底座向灯罩方向注射出两根螺钉安装柱,螺钉安装柱上设螺钉孔,灯罩向尾灯底座方向注射出两个沉头孔,沉头孔底部设螺钉过孔,用自攻螺钉进行连接,拆卸只要拧出螺钉就可以取下灯罩。上述现有技术连接方式,由于尾灯底座采用注射制造,螺钉安装柱的螺钉孔通常都只注射出螺纹底孔,新尾灯底座安装时螺孔要借助自攻螺钉来完成,自攻螺钉非常容易打偏,造成灯罩安装偏斜,又由于灯罩也是采用注射制造,沉头孔的沉头孔底部的壁厚通常也和灯罩的整体厚度大致一样,在自攻螺钉打偏的情况下,沉头孔底部的强度不够,灯罩的沉头孔底部容易被打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尾灯灯罩连接结构,解决自攻螺钉容易在尾灯底座上打偏、灯罩的沉头孔底部容易被打裂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尾灯灯罩连接结构,包括尾灯底座和灯罩,尾灯底座设螺钉安装柱,螺钉安装柱上设螺纹底孔,灯罩对应螺钉安装柱设沉头孔,沉头孔底部设螺钉过孔,用自攻螺钉进行连接,其灯罩的沉头孔底部沿螺钉方向设有导向柱,螺钉过孔贯通导向柱。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灯罩的沉头孔底部设置导向柱,导向柱一方面加长了螺钉过孔的长度,用自攻螺钉连接时增加导向作用,使自攻螺钉不容易打偏,导向柱另一方面增加了沉头孔底部的厚度,加强了这里,被打裂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导向柱的导向自攻螺钉和增加灯罩强度的作用,使自攻螺钉不容易在尾灯底座上打偏,灯罩的螺钉过孔部位不容易被打裂,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尾灯灯罩连接结构的正面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K部放大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连接结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尾灯灯罩连接结构,包括尾灯底座1和灯罩2,尾灯底座1和灯罩2都由塑料注射成型,参见附图3,尾灯底座1向灯罩2方向注射出左右两根螺钉安装柱11,螺钉安装柱11上同时注射出螺纹底孔12,灯罩2向尾灯底座1方向注射出两个沉头孔21,沉头孔21对应螺钉安装柱11设置,沉头孔底部22设螺钉过孔23,同时沉头孔底部22沿螺钉安装方向设有导向柱24,螺钉过孔23贯通导向柱24,导向柱24选用和沉头孔底部22一样的壁厚,尾灯底座1和灯罩2相互用自攻螺钉3进行连接。
比较现有技术,参见附图4,因螺钉安装柱11的只注射出螺纹底孔12,新尾灯底座安装时螺孔要借助自攻螺钉3来完成,自攻螺钉3非常容易打偏,造成灯罩2安装偏斜,灯罩沉头孔21的沉头孔底部22部位的强度不够,容易被打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积放单带
- 下一篇:重卡装配线用台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