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座垫缓冲胶垫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0127.0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9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覃永川;姜东恩;杨关海;李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鑫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12 | 分类号: | B62J1/12;B62J1/2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052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座垫 缓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尤其是摩托车座垫与车架之间起缓冲减震作用的胶垫。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小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座垫与车架之间的冲击力,减小震动,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在摩托车座垫下方与车架之间通常都安装有起缓冲减震作用的胶垫。
在现有公知的摩托车上,座垫缓冲胶垫一般通过其上的锥形连接头安装在座垫底部,除座垫前后端与车架之间分别采用铰链和锁进行连接外,整个座垫的底部则通过多个缓冲胶垫支撑在车架上,为增强胶垫的缓冲减震效果,通常还将胶垫底面做成为锯齿状,或在胶垫上设置垂直于其底面的孔。相对于整块实心胶垫来说,通过将底面做成锯齿状或设置垂直于底面的孔,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胶垫的弹性,但在使用中发现,胶垫的缓冲减震效果还不是很好,有时还会出现座垫振动较大的现象,影响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沿受力方向回弹力更强,从而缓冲减震效果更好的摩托车座垫缓冲胶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座垫缓冲胶垫上端面成一体的设有与座垫底部安装孔相配合的锥形连接头,并在胶垫的侧面设有通孔,通孔的中心线与胶垫受力压缩方向相垂直。
将通孔设置成中心线与胶垫受力压缩方向相垂直,也就是座垫下压方向与通孔的径向方向相同,这样使整个胶垫更软绵,借助于通孔不断的变形与复原,增强了胶垫的回弹力,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整个胶垫的缓冲减震效果,使座垫乘坐起来更舒适。
上述胶垫为条形六面体,通孔横向设置,即通孔的两端分别位于长边所在的两对称侧面上,这样布置的通孔使整个胶垫更软绵,但又不至于让整个胶垫太软。通孔可以为圆孔,也可以是椭圆形孔、矩形孔或其它形状的孔。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是:与传统结构的座垫缓冲胶垫相比,回弹力更强,缓冲减震效果更好,使用该座垫的摩托车乘坐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椭圆形通孔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矩形通孔的示意图;
图中:1.胶垫;2.锥形连接头;3.通孔;4.座垫;5.车架;6.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摩托车座垫缓冲胶垫1的上端面成一体的设有与座垫底部安装孔相配合的锥形连接头2,并在胶垫1的侧面设有通孔3,通孔3的中心线与胶垫1受力压缩方向相垂直,锥形连接头2也称作为堵头式连接头,利用其锥形头可方便地压入安装孔内,且压入后不易退出,连接可靠。
参见图4,装配时,多个胶垫1通过其锥形连接头2连接在座垫4的底部,胶垫1的下端面与车架5上的支座6相接触,将通孔3设置成中心线与胶垫受力压缩方向相垂直,也就是座垫下压方向与通孔3的径向方向相同,这样就使整个胶垫1更加软绵,借助于通孔3不断的变形与复原,增强胶垫1的回弹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胶垫1的缓冲减震效果,使座垫乘坐起来更舒适。
在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胶垫1为条形六面体,通孔3横向设置,即通孔3的两端分别位于长边所在的两对称侧面上,这样布置的通孔使整个胶垫1更软绵,但又不至于让整个胶垫1太软。
胶垫1还可以做成具有上下端平面的其它形状,通孔3的形状也不仅限于图1至图4所示的圆形,也可以是图5所示的椭圆形、图6所示的矩形,或其它任意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鑫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隆鑫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克达型摩托车的引擎吊架
- 下一篇:铁道行车安全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