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竿后置中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0115.8 | 申请日: | 200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62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俊明 |
| 主分类号: | A01K87/04 | 分类号: | A01K8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15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鱼竿 后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钓鱼的鱼竿,更具体涉及到鱼竿后置中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钓鱼的鱼竿多数为套管连接而成,鱼竿可分为手竿和车竿,所谓手竿,就是指鱼线固定在鱼竿尖上的鱼竿,所谓的车竿,就是指在外套管上设有车盘,在套管上设有放线的辅助装置,车盘上的鱼线可放长收短的鱼竿。放线的辅助装置设在套管外的称为鱼竿外过线装置,放线的辅助装置设在套管内的称为鱼竿内过线装置或中通装置。现有的鱼竿内过线装置,其简单者,就是在鱼竿的外套管上设有一个过线孔,将鱼线从过线孔穿过,从鱼竿尖穿出,该种鱼竿内过线装置使用效果极差,车盘上的鱼线放长难,收短更难,收竿时,套管内的鱼线易打结,易卡线。近年来,为了克服简单的鱼竿内过线装置的缺陷,提高鱼竿内过线装置的效果,有人对鱼竿内过线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进,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755979,名称为《内走线钓鱼杆》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该内过线钓鱼竿是在套管内壁制成凸起的来复线,防止鱼线粘在套管内壁,但是,该内过线钓鱼竿仍然存在放鱼线较难,在收竿时,套管内的鱼线易打结,鱼线易卡在套管之间,易损伤鱼线,鱼竿收叠较难等缺陷。因此,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内过线钓鱼竿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鱼竿后置中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竿后置中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套管内设有滑轮座,在滑轮座上安装有滑轮总成,滑轮总成位于滑轮座的中部,在外套管和滑轮座的上设有过线孔,在过线孔内固定设有瓷环,在外套管的上部设有外套管外螺纹,在外套管的下部设有外套管内螺纹,在外套管内螺纹处螺纹连接有插钎座,在滑轮座的上部设有挡竿销。
所述的滑轮总成由滑轮轴、滑轮、滑轮挡圈、滑轮调节螺钉组成,滑轮可绕滑轮轴旋转。
所述的滑轮座为圆管形,滑轮座的外壁与外套管的内孔为静配合,滑轮座上的滑轮总成的安装孔的轴心线与固定有瓷环的过线孔的轴线相互垂直,滑轮座由工程塑料制成。
所述的瓷环静配合在过线孔内,瓷环的孔径为3-5毫米。
在所述的插钎座上螺纹连接有插钎。
鱼线穿过瓷环,绕过滑轮总成,从鱼竿中内过线到竿尖套,从竿尖套瓷环穿出。
所述的外套管外螺纹与鱼竿的最大套管底端的内螺纹相连接。
为了有利本实用新型的鱼竿后置中通装置的使用,本发明者另外配备了竿尖套和穿线针。竿尖套由金属管挤压成形,在竿尖套内设有竿尖套瓷环,竿尖套粘接在鱼竿最小套管的顶端,竿尖套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鱼竿的强度,减少套管对鱼线的损坏。穿线针一根直径为0.3--1毫米,长度为500~700毫米的钢丝,在钢丝的一端设有孔。本实用新型的鱼竿后置中通装置安装时,应将本装置连接在鱼竿的最大套管的底端,即将外套管的外螺纹连接在原鱼竿的最大套管底端的螺纹孔内;用穿线针将车盘的鱼线穿过瓷环内的过线孔,绕过滑轮总成,从鱼竿中内过线到竿尖套瓷环;将车盘固定在鱼竿的最大套管的下部。鱼竿的套管在收叠时,挡竿销挡住套管落入滑轮座内,有效防止和避免了鱼线的打结、卡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鱼竿后置中通装置,克服了现有中通钓鱼竿的缺陷,其结构紧凑,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能有效防止鱼线打结、卡死,鱼线放线容易,收鱼竿容易,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滑轮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过线瓷环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竿尖套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滑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穿线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用在鱼竿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明,未经刘俊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