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水循环容器的三轮摩托车车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0081.2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9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敏琪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B62K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051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循环 容器 三轮 摩托车 车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部件,特别是一种三轮摩托车车箱。
背景技术
现有三轮摩托车发动机的水循环冷却系统,一般是采用水箱、风扇、温度控制器、温控开关等与发动机配套成为水循环冷却系统。在使用时,将水箱挂在车箱箱板上,这种水循环冷却系统存在如下的不足:水箱挂在车箱箱板上,影响了美观,水箱容量小,制冷效果差,水箱中的水升温快;风扇的使用非常耗电;需要的零配件较多,增加了制造成本。现有也有采用在龙骨大架内装入冷却水或在车后架内设置储水腔体,它们虽然容量大,但是,龙骨大架或车后架内部未经过处理,容易生锈,产生的铁锈会堵塞发动机水道;当三轮摩托车行驶或载货时,龙骨大架或车后架容易被撞击而变形或由于摩擦损坏,发生冷却水泄漏,从而影响使用和冷却效果,一但龙骨大架或车后架损坏后,就会将龙骨大架或车后架损坏全部更换,增加了维修成本,即使不更换,也需要专业人员将龙骨大架或车后架拆卸下来后进行维修,使维修非常不方便;龙骨大架内的冷却水在经过多次冷却后,由于水温的升高,冷却水的热就会传递到龙骨大架,使龙骨大架的产生较高的温度,这样容易烫伤操用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外观整齐、使用寿命长的带水循环容器的三轮摩托车车箱,它不仅具有原来车箱的作用,而且储水量大,采用内镶式水容器,防止冷却水泄漏,显著增强摩托车发动机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水循环容器的三轮摩托车车箱,包括前、后、左、右四个箱板,在箱板内设置有储水腔,箱板上具有与储水腔相通的出水管和进水管。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三轮摩托车的车架上,它是这样使用的:先在储水腔内加入冷却水,然后,通过管道将箱板上的出水管与水泵、发动机的冷却通路及摩托车前面的散热器的进水口连通,再通过管道将散热器的出水口与箱板上的进水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由于储水腔以镶嵌形式位于箱板内,使外观美观、整齐,箱板的长度较长,使储水腔的容量大,不易损坏,在三轮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它能避免被撞击,防止冷却水泄漏;而且它的零部件少,节约了成本。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外观美观、整齐、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它不仅具有原来车箱的作用,而且储水量大,采用内镶式水容器,防止冷却水泄漏,显著增强摩托车发动机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前箱板的)局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视图。
图中:1.箱板;2.储水腔;3.出水管;4.进水管;5.钢性板料;6.溢流孔;7.喷淋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后、左、右四个箱板,在箱板内设置有储水腔2,箱板上具有与储水腔2相通的出水管3和进水管4。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三轮摩托车的车架上,它是这样使用的:先在储水腔内加入冷却水,然后,通过管道将箱板1上的出水管3与水泵、发动机的冷却通路及摩托车前面的散热器的进水口连通,再通过管道将散热器的出水口与箱板1上的进水管4连通,形成循环回路。由于储水腔以镶嵌形式位于箱板内,使外观美观、整齐,箱板的长度较长,使储水腔的容量大,不易损坏,在三轮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它能避免被撞击,防止冷却水泄漏;而且它的零部件少,节约了成本。
如1、2、4所示,储水腔2位于前箱板1内。储水腔2也可以位于左箱板或右箱板内,储水腔2还可以位于后箱板内。
如图2、3所示,在前箱板上设置有对储水腔2起保护作用的防护板5,该防护板位于车箱内。钢性板料是在装载货物时,防止货物撞击储水腔,起到保护储水腔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前箱板1上设置有与储水腔2相通的溢流孔6。该溢流孔6在冷却水较多时,进行排水,还可以排出储水腔内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箱板上设置有与储水腔相通的喷淋出水口7,通过阀门、管道连接在各个车轮的冷却位置,用于对车轮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敏琪,未经张敏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0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治具
- 下一篇:一种火车客车车钩防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