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侧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9850.1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39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冉永红;刘全;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00 | 分类号: | B62H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零部件,具体指摩托车停放时用于支撑其平衡的侧支架,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托车侧支架活动安装在车架上用于停放摩托车时用,停车时将其放下而着地与前后轮在地面共同形成的三个着力点能确保停放时摩托车不会倾翻,行驶时再收回不影响正常行驶。目前的侧支架由一整体的金属管件加工而成,在其着地端通过冲压方式将管件压扁使内壁贴合,然后将该压扁部分翻折上翘而最终成型。现有的这种侧支架着地端(俗称脚板)虽然成型容易,但样式较为单一,基本固定,对新产生的各种脚板样式难以加工,局限性很大。也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尝试将侧支架采用整体锻造而成,这样虽然能够方便容易地得到各种造型的侧支架“脚板”,但由于侧支架整体为实心结构,材料消耗大,成本高,无法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脚板造型容易且丰富的摩托车侧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侧支架,其特征在于:它由与车架连接的上段和着地的下段两部分组合而成,上段为管件,下段为锻造成型件,所述上段和下段固定连接。
上下段固定连接方式为:所述下段上端套于上段管内,在下段上端侧壁上设有凹坑,上段管内形成有突起,突起位于凹坑内,这种凹突配合结构能够防止下段上下移动。
所述上段为椭圆形管件,下段上端横截面为对应的椭圆形,这种椭圆形配合结构能够防止下段自身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两段分别加工再组合的方式成型,上段为冲压成型的钢管,下段为锻造成型件,通过突起和缺口的配合方式及椭圆形的配合方式避免了锻件上下移动和自身的旋转。本实用新型不但加工工艺性好,由于下段为锻造成型件,故保证了侧支架下部造型的丰富和容易(主要指脚板),而且避免了由于整个侧支架都是锻件耗材高的缺陷,也减少了螺钉安装,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组合前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侧支架由与车架连接的上段1和着地的下段2两部分组合而成,上段1为管件,下段2为锻造成型件,上段1和下段2固定连接。
具体说来,其上下段固定连接方式为,见图1和图2:下段上端3套于上段1管内,在下段上端侧壁上设有凹坑4,上段1管内形成有突起,突起位于凹坑内,这种凹突配合结构能够防止下段上下移动。实际加工时,先将下段上端加工出凹形缺口,再将下段上端套于上段管内,最后在上段管外与凹形缺口对应的位置向里冲压就形成一个位于凹坑内的突起,图1中的箭头表示套接方向。
上段1为椭圆形管件,下段上端3横截面为对应的椭圆形,这种椭圆形配合结构能够防止下段自身转动。
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性好,上段与车架连接部位的加工跟现有技术一样。由于下段3为锻造成型件,故保证了侧支架下部造型的丰富和容易(主要指脚板5),而且避免了由于整个侧支架都是锻件耗材高的缺陷,也减少了螺钉安装,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9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导流罩
- 下一篇:一种汽车侧围组拼焊中的侧围与顶盖横梁的预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