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肺复苏术用心外按摩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99758.5 | 申请日: | 200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93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贾晋伟;季惠翔;宋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苏 用心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临床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的心外按摩器。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适用于由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心肺复苏可使患者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血氧供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防止加重脑缺氧。传统的心肺复苏方法是人工徒手按压,劳动强度大,难以控制按压的力度的大小和保证按压幅度的均匀,若力度过小或幅度过小则不能达到复苏目的,若按压的力度过大或幅度过大,又极易造成患者骨折、气胸、血胸、肝脾破裂等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术用心外按摩器,能控制按压的力度和幅度,减少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心肺复苏术用心外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摇杆、偏心轮、复位传动机构和按压板,其中摇杆可转动地设置于主支架上,摇杆的一端为手柄,另一端固定连接偏心轮,复位传动机构通过连杆固定设置于偏心轮下方的支架上,所述复位传动机构由外壳、弹簧、传动杆构成,其中外壳与连杆固定连接,传动杆穿过外壳,传动杆的顶部与所述偏心轮配合,下端固定连接按压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传动杆上的凸台及外壳的底部配合。
进一步,所述传动杆的顶部为突起的弧形;
进一步,所述偏心轮的长端端部设置有滚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滚动机构为滚轮或滚珠;
进一步,支架高度可调;
进一步,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距为3-5cm。
本实用新型的心肺复苏术用心外按摩器,结构简单,能控制按压的力度和幅度,不会造成患者骨折、气胸、血胸、肝脾破裂等损伤,也能保证按压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小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心肺复苏术用心外按摩器,包括支架1、摇杆2、偏心轮3、复位传动机构、按压板8和底座13,其中支架1固定设置于底座13上,摇杆2可转动地设置于主支架1上,摇杆2的一端为手柄,另一端固定连接偏心轮3,复位传动机构通过连杆5固定设置于偏心轮3下方的支架1上,所述复位传动机构由外壳9、弹簧7、传动杆4构成,其中外壳9与连杆5固定连接,传动杆4穿过外壳9,传动杆4的顶部与所述偏心轮3配合,下端固定连接按压板8,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传动杆4上的凸台11及外壳9的底部配合;所述传动杆4的顶部为突起的弧形、所述偏心轮3的长端设置有滚轮13,滚轮亦可用滚珠等滚动部件代替,支架高度可调,并通过锁紧螺丝12固定,所述偏心轮3的偏心距为3-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97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