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制反冲过程的无阀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9669.0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54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亨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亨益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1147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反冲 过程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反冲过程的无阀滤池。
背景技术
重力式无阀过滤器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地表水净化、地下水除铁锰、循环水旁流过滤、生产废水除悬浮杂质、有机污染水经生化处理和二次沉淀池处理之后的续过滤以及室内游泳池水的过滤,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原水由进水管经分配水箱送入滤池,经过滤层自上而下地过滤,清水即从连通管注入冲洗水箱内贮存,水箱充满后,水通过出水管进入清水池。由于滤层不断截留悬浮物,造成滤层阻力的逐渐增加,因而促使虹吸管内的水位不断升高。当水位达到虹吸辅助管管口时,水自该管中落下,通过抽气管带走虹吸下降管中的空气形成负压,当真空度达到一定值时,便发生虹吸作用。这时冲洗水箱中的水自下而上地通过滤层,对滤料进行反冲洗。当冲洗水箱水面下降至虹吸破坏管时,空气进入虹吸管,破坏虹吸作用,滤池反冲洗结束,过滤器又重新开始工作。显然,这种重力式无阀过滤器的反冲过程是自动进行的,不能人为控制。由于不能人为控制反冲过程,在水中悬浮杂质较少的情况下,滤层截留的悬浮物也较少,悬浮物在滤层停留的时间过长而凝结,造成在自动进行反冲时不能将滤层上的悬浮物冲掉,使滤层的作用逐渐减弱,最后失去作用。此外,在使用中发现这种整体结构的重力式无阀过滤器的冲洗水箱的容量受到限制,储水量小,对滤池的反冲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制反冲过程的无阀滤池,它既能自动进行反冲,又能人为主动控制反冲过程,而且储水箱/池的容量大,储水量多,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反冲水量,对滤池的反冲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反冲过程的无阀滤池,包括滤池本体、设在滤池本体下部的滤层和滤水帽、设在滤池本体中部的原水进水管、设在滤池本体顶部的虹吸上升管、与虹吸上升管上部连接的排气管、与虹吸上升管上端连接的虹吸排污管、一端与虹吸上升管上端部连通另一端与排气管连通的排气支管,原水进水管与原水池相通,虹吸排污管和排气管的下端与污水池相通,其特征在于:
一水射器的吸入端与排气支管连通,其进水端与压力水连通,其出水端与排气管连通;由于设置了水射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既能自动进行反冲,又能人为主动控制反冲过程。当需要主动进行反冲时,只需开启水射器,即可很快形成虹吸现象,对滤层进行反冲,及时清除滤层上的悬浮物。
一通气阀设在虹吸上升管的下部上。由于设置了通气阀,就可以在不需要主动进行反冲时,打开通气阀使空气进入虹吸上升管,破坏已经形成的虹吸现象,使主动进行反冲过程停止。
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反冲过程的无阀滤池,还包括一设在滤池本体外面的储水箱/池,设在滤池本体底部的净化出水管与储水箱/池相通,在储水箱/池的上部设有排水管。储水箱/池设在滤池本体的外面,其体积不受滤池本体的限制,加大储水箱/池的体积,即可增加储水量,以保证对滤池的反冲效果。
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反冲过程的无阀滤池,其储水箱/池上至少设有两个与净化出水管相通的水位阀。在储水箱/池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与净化出水管相通的水位阀,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反冲滤池的水量。
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反冲过程的无阀滤池,其原水进水管经水泵与原水池相通。在原水池低于滤池本体时,可通过水泵将原水泵入滤池本体;在原水池高于滤池本体时,可不用水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能够人为主动控制反冲过程,及时清除滤层上的悬浮物;储水箱/池的容量大,储水量多,可以根据过滤不同水质调节滤池的反冲水量和反冲时间,以保证对滤池的反冲效果;滤池本体可以小型化,建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反冲过程的无阀滤池,包括滤池本体10、设在滤池本体下部的滤层2和滤水帽3、设在滤池本体中部的原水进水管1、设在滤池本体顶部的虹吸上升管5、与虹吸上升管上部连接的排气管7、与虹吸上升管上端连接的虹吸排污管6、一端与虹吸上升管上端部连通另一端与排气管7连通的排气支管7-1,原水进水管1与原水池11相通,虹吸排污管6和排气管7的下端与污水池12相通;
一水射器15的吸入端与排气支管7-1连通,其进水端与压力水连通,其出水端与排气管7连通;由于设置了水射器。当需要主动进行反冲时,只需开启水射器,即可很快形成虹吸现象,对滤层进行主动反冲,及时清除滤层上的悬浮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亨益,未经刘亨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9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