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液压控制回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9321.1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5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军;石晓辉;程乃士;蒋强;张翼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9/18 | 分类号: | F16H9/18;F16H61/40;F16H61/66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54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无级 变速器 液压 控制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所使用的无级变速器,具体指一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液压控制回路,属于无级变速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行业出现了CVT(无级变速器)技术,甚至在一些车型中得到了应用。该技术主要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金属带和液压泵等基本部件。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都由可动盘和固定盘组成,与油缸靠近的一侧带轮可以在轴上滑动,另一侧则固定。可动盘与固定盘都是锥面结构,它们的锥面形成V型槽来与V型金属传动带啮合。现有技术的油泵是和发动机直接相连,发动机输出轴输出的动力首先传递到CVT的主动轮,然后通过V型传动带传递到从动轮,最后经减速器、差速器传递给车轮来驱动汽车。工作时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可动盘作轴向移动来改变主动轮、从动轮锥面与V型传动带啮合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可动盘的轴向移动量是由驾驶者根据需要通过控制系统调节主动轮、从动轮液压泵油缸压力来实现的。由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工作半径可以实现连续调节,从而实现了无级变速。
在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液压系统中,从动油缸的作用是控制金属带的张紧力,以保证来自发动机的动力高效、可靠的传递。主动油缸控制主动锥轮的位置沿轴向移动,在主动轮组金属带沿V型槽移动,由于金属带的长度不变,在从动轮组上金属带沿V型槽向相反的方向变化。金属带在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上的回转半径发生变化,实现速比的连续变化。汽车开始起步时,主动轮的工作半径较小,变速器可以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从而保证驱动桥能够有足够的扭矩来保证汽车有较高的加速度。随着车速的增加,主动轮的工作半径逐渐增大,从动轮的工作半径相应减小,CVT的传动比下降,使得汽车能够以更高的速度行驶。
目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主要有两种液压方案,分别是单压力回路和双压力回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采用开式节流控制(阀控)回路,节流控制电液系统最大的不足是存在大的节流损失,系统能量效率低并引起系统发热。所以新的发展方向是不经过阀,用液压泵直接控制液压缸的运动。由于现在装配在汽车上的CVT中的油泵是和发动机直接相连,当发动机转速较高时,油泵排量过多,节流损耗大,造成油泵消耗能量多,燃油损耗大,经济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较大节油潜力、经济性好、结构紧凑的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液压控制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液压控制回路,包括主动轴、主动轮组、从动轴、从动轮组和金属传动带,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均由可动盘和固定盘组成,固定盘与对应的传动轴固定,可动盘套于对应的传动轴上可在轴上滑动;可动盘与固定盘为锥面结构,可动盘与固定盘的锥面形成V型槽与金属传动带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在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可动盘一侧设有推动可动盘轴向滑动的控制油缸,两控制油缸分别通过主油管与同一液压泵连接,液压泵受伺服电动机驱动,在主油管上设有液控单向阀。
在进入两液控单向阀的主油管上均设有支油管,支油管分别与另一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连接。
在进入两控制油缸的主油管上均设有溢流阀,溢流阀通过溢流油管与溢流缸连接。
它还包括补油缸,补油缸通过补油管与位于液压泵和支油管之间的主油管连接,在补油管上设有由两个补油单向阀组成的梭阀。
本实用新型把直驱式容积控制系统用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直驱式容积控制电液伺服系统是靠伺服电机改变定量泵的转速来改变输出流量,代替电液伺服阀,达到调节执行元件的目的。由于是通过油液压力来实现两缸之间的压力平衡的,故只需要很小的外力消耗便可改变这种平衡,因此能最大限度的节省燃油,经济性好。由于油料消耗很低,在这种系统中的油路中仅需设一个小油罐即可,而没有单独的油箱;同时系统中的元件数目少,可以实现高度集成,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因此其结构相当紧凑而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学院,未经重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9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气瓶柔性浮动式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离合的齿轮油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