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羽毛球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99045.9 | 申请日: | 200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03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林;黄仕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 |
| 主分类号: | A63B67/18 | 分类号: | A63B67/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 洪 |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毛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用品,具体地说,尤其涉及羽毛球。
背景技术
与众多的大众健身项目比起来,羽毛球有它更加便于普及的优势:它不像乒乓球那样,虽然容易买到一副球拍但却难以寻找到一个乒乓球台;也不像足球和篮球那样需要一块大的开阔地并容易受伤。但是羽毛球却同样能锻炼身体的运动系统及神经协调性。基于此,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青睐。但打过羽毛球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进行运动一段时间以后,会感到腰背部酸痛。这是因为不断弯腰捡球造成的,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每次捡球就意味着要进行一次超过90度的弯腰。连续的捡球会大量浪费体力,这样无法将更多的体力充分地投入到击球与接球的享受中去,迫使人们缩短运动的时间,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捡起的新型羽毛球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羽毛球,包括球头、毛片和箍线,其中毛片固定在球头上,相邻的毛片之间通过箍线连接,形成锥状结构,其关键在于:在所述球头上设置有尼龙粘带。
本实用新型利用尼龙与尼龙之间能粘连的特性,在羽毛球的球头上设置尼龙粘带,同时在羽毛球拍上也设置尼龙带,这样当羽毛球掉落到地上需要捡起时,只需手握羽毛球拍,将之伸向羽毛球,使羽毛球拍上的尼龙带与羽毛球上的尼龙粘带接触并粘连在一起,在提起羽毛球拍的时候,即可将羽毛球捡起,从而省去了传统方式超过90度弯腰的麻烦,避免了因捡球而造成的体力浪费。标准羽毛球的质量为4.9g或5.0g,经过称量改进后的羽毛球增重约0.1g,即约2%,所以对羽毛球的飞行性能影响极小。
为了便于改装、并提高与羽毛球拍尼龙带粘连的可靠性,上述尼龙粘带环绕在球头的根部靠近毛片处,该尼龙粘带与球头之间通过粘接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改装成本低,它在方便捡球、避免捡球浪费体力的同时,重量增加极小,几乎不会对羽毛球的飞行性能产生影响,从而保障了羽毛球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球头1、毛片2、箍线3和尼龙粘带4等部件构成,其中多个毛片2呈圆锥分布,相邻的毛片2之间通过箍线3连接,箍线3将毛片2箍成锥状结构,且所有毛片2均固定在球头1上。所述尼龙粘带4环绕在球头1的根部靠近毛片2处,尼龙粘带4的内表面与球头1之间通过粘接固定,尼龙粘带4的外表面为毛糙面,该毛糙面与羽毛球拍上设置的尼龙带相对应,羽毛球拍通过尼龙带与羽毛球上尼龙粘带4的毛糙面粘连,能够将羽毛球从地上捡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未经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9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锰稳定氧化锆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动理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