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温开关控制风扇的网络用标准箱柜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8132.2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波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7/20;G05D23/19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30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温 开关 控制 风扇 网络 标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领域集装网络设备的室内、室外网络用标准箱柜,特别是一种调温开关控制风扇的网络用标准箱柜。
背景技术
网络系统设备,为了其安全、可靠、通用,原则上要集装在有封闭或基本封闭外壳的网络用标准箱柜中。然而,网络设备都有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一般情况下,最低正常工作温度:从-10℃到+5℃,最高正常工作温度:从+40℃到+55℃。但因为网络设备工作时散发出来的热量有可能影响其正常工作,需要散热。
现有的网络用标准箱柜,分为外壳无通风孔和外壳开通风孔两类。外壳无通风孔的集装有源网络设备的网络用标准箱柜,大都是室外型。在箱柜内部无空调情况下,内部也无风扇,内部空气对流循环不好,发热集中在有源设备或加热器的局部区域,内部温度是不均匀的。高温环境时,不能利用内部空气对流,均匀提高整个箱体外壳的温度和对环境的温差,增强散热效率,控制整个箱体内部的最高温度;低温环境时,不能利用内部空气对流,均匀整个箱柜内部的温度,控制整个箱体内部的最低温度。外壳开通风孔的集装有源网络设备的网络用标准箱柜,大都是室内型,也有少量的室外型。出风孔处安装风扇,从内向外抽风,同时从进风孔流入空气,内外循环,对流散热,控制箱柜内部的温度。现有技术,网络用标准箱柜,大多数风扇没有温度控制开关,安装完后风扇开关接通电源,一年四季,每天24小时都运转。实际上,网络用标准箱柜一般用导热良好的金属薄板制成,在风扇对流换热的情况下,内外温差不大,根据设备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部温度达到+30℃-+40℃左右,才需要启动风扇。由于很多地区,一年的大多数日子,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达不到此温度。因此,一年四季24小时风扇运转,浪费能源,又减短风扇使用寿命。少数室内网络用标准箱柜,虽有固定温度开关控制风扇,但由于温控器的传感器安装位置的不同,正常工作的最高温度差异等因素,采用固定温度开关控制风扇,不能根据现场情况,设定风扇启动的温度,能源还是有浪费,风扇还是有无用转动磨损。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不能控制和均匀箱柜内部的温度、能源浪费、风扇使用寿命短和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能够控制和均匀箱柜内部的温度、节约能源、延长风扇使用寿命和降低使用成本的一种调温开关控制风扇的网络用标准箱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调温开关控制风扇的网络用标准箱柜,包括标准箱柜及其外壳上设置的至少一扇包括后盖板的门和其内部的有源网络设备、标准箱柜内设置有标准固定条、在标准固定条上固接有电源插座装置,该电源插座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的电源、至少一个电源输出插座和电源保险,在标准箱柜的内部设置有四面组合结构件且在四面组合结构件或标准箱柜外壳上固接有风扇,其特征是:所述风扇的电源回路中串连有至少一个带传感器的调温开关或调温装置,所述带传感器的调温开关或调温装置安装在电源安装板上或电源附近的结构件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和均匀箱柜内部的温度、节约能源、风扇使用寿命长和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壳有通风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电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壳无通风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4的电原理图。
图中:1、标准箱柜;2、标准固定条;3、门;4、有源网络设备;5、螺钉;6、风扇;7、四面组合结构件;8、调温开关;9、电源插座装置;10、铰链;11、电线;12、传感器;13、尼龙扎带;14、电源保险;15、线缆;16、门后盖板;17、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波,未经杨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8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