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循环酸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97600.4 | 申请日: | 2008-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26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明;易永梅;雷钦平;王定国;杨伟;丁堂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G3/04 | 分类号: | C23G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080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循环 酸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清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循环酸洗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酸洗方法很多,目前施工现场所采取的施工方法有槽式酸洗和循环酸洗。槽式酸洗是将管道分解后分节段在清洗液内清洗,由于洗后还要对管道进行装配焊接,会造成管道内二次污染。管道循环酸洗分为在线循环酸洗和线外循环酸洗。其中在线循环酸洗因其良好的酸洗效果,普遍予以采用,成为管道酸洗的主要方法,将装完的管道用软管或钢管连接构成回路,用酸泵将酸液打入管道内进行循环。酸洗液在管道内流动,可将管道内杂质酸洗掉,减轻油冲洗的负担;管道系统可以一次安装到位,绝大部分管道不需拆卸,可节省许多管道连接附件,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减少泄漏点,增加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在线循环酸洗可减少拆卸、吊运、二次安装等工序,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强度;酸洗装置体积小,制作简便,灵活,随时移动,符合现场施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同时降低制作成本。
循环酸洗装置包括酸洗槽、酸洗泵和酸洗泵出口管和酸洗槽回液管。现有技术中,只在酸洗泵出口管处设置出口阀门,需要酸洗时启动酸洗泵,打开出口阀进行循环。这种单循环式酸洗方法不利于清除管道内死角的杂质和污垢,使酸洗的效果不好。
因此,需要一种循环酸洗装置,能够双向循环清洗液,有效清除管道内死角的杂质和污垢,提高酸洗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循环酸洗装置,能够使清洗液双向循环,有效清除管道内死角的杂质和污垢,节约酸洗时间,提高酸洗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循环酸洗装置,包括酸洗槽、酸洗泵和酸洗泵出口管和酸洗槽回液管,所述酸洗泵出口管道分别通过阀门I和阀门II与需酸洗管道的进液管进口端和出液管出口端连通;所述酸洗槽回液管道分别通过阀门III和阀门IV需酸洗管道的进液管进口端和出液管出口端连通。
进一步,所述需酸洗管道的连接弯头低点设置倒凝阀门;
进一步,所述酸洗槽底部设置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排污阀;
进一步,所述阀门I和阀门II的功能由一个三通阀实现;阀门III和阀门IV的功能由一个三通阀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循环酸洗装置,能够使清洗液双向循环,有效清除管道内死角的杂质和污垢,节约酸洗时间,提高酸洗的效率;需酸洗管道的连接弯头低点设置倒凝阀门,可以在清洗过程中或清洗后排除堆积的杂物和污垢;酸洗槽底部设置排污阀,可及时排出沉积的污垢和杂物,利于循环清洗的顺利进行;切换阀为三通阀,节约成本,简化操作,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管道循环酸洗装置,包括酸洗槽1、酸洗泵11、酸洗泵出口管9和酸洗槽回液管2,所述酸洗泵出口管9分别通过阀门I 5和阀门II 6与需酸洗管道7的进液管进口端和出液管出口端连通;所述酸洗槽回液管2分别通过阀门III3和阀门IV4与需酸洗管道的进液管进口端和出液管出口端连通;需酸洗管道7的连接弯头低点设置倒凝阀门8;酸洗槽1底部设置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排污阀10。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管道循环酸洗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阀门I 5和阀门II 6的功能由一个三通阀实现;阀门III3和阀门IV4的功能由一个三通阀实现,可进一步节约成本,简化操作,提高效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7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振波切换-指向性可变天线
- 下一篇:铝锅复合锅底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