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二囊肠瘘治疗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7587.2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5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英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英信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16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腔二囊肠瘘 治疗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腔二囊肠瘘治疗导管。
背景技术
肠瘘是肠管与体表间的异常通道。肠内容物经此外流称之为肠外瘘,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相通为肠内瘘。其病因多与外伤和手术有关,少数为病理性腐蚀形成。肠瘘发生后可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有大量肠液和营养物质丢失,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肝肾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败血症等。高位肠瘘病死率仍在20%左右。部分简单肠瘘通过吸、洗、粘、堵、补综合治疗可自行愈合,但80%以上患者均需手术处理,早期因腹腔炎症、水肿、感染而不易手术,并且复杂肠瘘往往需多次分期手术才能成功,瘘口愈合的治疗周期长,不仅治疗费用高昂,而且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部分病人还会因长期负氮平衡而慢性衰竭死亡。治疗肠外瘘时,有时采取由外瘘口注入生物蛋白胶的治疗方法,但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也理想。因此,急需一种治疗时间短、费用低廉、简单易行的手术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堵效果好,治疗成本低、使用广泛的双腔二囊肠瘘治疗导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二囊肠瘘治疗导管,包括一个导管套、两个球囊、两根导管和两个单向阀;所述导管设置在导管套内腔里,所述的两个球囊依次设置在所述导管套的一末端,两个球囊充满液体或气体后,靠近该导管套末端的球囊的径向宽度不小于另外一个球囊的径向宽度的两倍,所述两个球囊边缘沿导管套轴线方向的最近距离为3-10mm;所述的两根导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两个球囊内腔连通,各导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两个单向阀中的一个单向阀相连。
进一步,所述导管套、球囊和导管均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导管外径为3F-6F。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由于采用双腔双囊结构,靠近导管末端的球囊用以封堵瘘口,另一个球囊用以固定和保持整个导管在治疗位置,以防止封堵不严,肠内容物继续从瘘口流出,使瘘口长期被腐蚀、感染而难以愈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封堵效果好,所以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增加营养,恢复正常饮食,从而有利于体液指标恢复正常,提高患者抵抗感染的能力,患者营养的增加和体质的增强能进一步加快瘘口组织的生长愈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周期比较短,一般两周之内即可治愈普通的小肠瘘,对于结肠瘘也能大大的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治疗成本,减少患者痛苦,避免因手术病死情况的出现;本实用新型除了治疗肠瘘外,还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消化道瘘、阴道瘘、膀胱瘘等,同样起到提高封堵治疗效果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包括一个导管套3、封堵球囊1、固定球囊2、封堵球囊导管11、封堵球囊单向阀12、固定球囊导管21和固定球囊单向阀22,其中,导管套3、封堵球囊1、固定球囊2、封堵球囊导管11和固定球囊导管21均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封堵球囊单向阀12和固定球囊单向阀22均采用医用的具有良好封闭液体溢流的塑料单向阀门。封堵球囊1和固定球囊2均为封闭球囊,其内腔分别通过一个开口与封堵球囊导管11和固定球囊导管21连通。所述封堵球囊导管11和固定球囊导管21设置在导管套3内腔,所述的两个球囊即封堵球囊1和固定球囊2依次设置在所述导管套3的一末端,两个球囊充满水后,封堵球囊1的径向宽度为16mm,固定球囊2的径向宽度的8mm,所述两个球囊边缘沿导管套轴线方向的最近距离为3mm。封堵球囊导管11和固定球囊导管21的外径为3F,封堵球囊导管11的一端与封堵球囊1内腔连通,另一端与封堵球囊单向阀12相连;固定球囊导管21的一端与固定球囊2内腔连通,另一端与固定球囊单向阀22相连。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治疗肠外瘘时,首先在对应肠瘘口的合适位置在腹壁开口,然后配合纤维镜如胆纤维镜或者支气管纤维镜等内窥镜将导管置于肠腔,在导管末端进入肠腔一定长度后,打开封堵球囊单向阀12,通过注射器将水注射进入封堵球囊1,封堵球囊1充满水后,关闭封堵球囊单向阀门12以防止水溢流出来;然后,用手轻轻向腹腔外侧拉动导管,让封堵球囊1完全封堵瘘口;接着打开固定球囊单向阀22,通过注射器将水注射进入固定球囊2,固定球囊2充满水后,关闭固定球囊单向阀门22以防止水溢流出来,这时固定球囊2一端与肠壁外侧接触,另一端与腹壁内侧接触从而起到很好固定整个导管的作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英信,未经孙英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75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条拉筒
- 下一篇:缝盘机同步压线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