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加油机的执行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7482.7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6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5/04 | 分类号: | B67D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红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加油机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加油机,特别涉及一种对发动机加注燃油的自动加油机的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在出厂装配前会注入一定量的燃油,便于进行调试。目前发动机的燃油加注大多是采用人工操作来完成,即当发动机通过流水线到位后,由操作工人手持加油枪,将机油加入到发动机中,这种加注方式中需要固定1~2个操作人员,因此其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加油机的执行机构,它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并且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带有活塞的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支座上并与地面垂直,与地面平行的带有活塞的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活塞杆上端连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一端与带导向孔的导向柱连接,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一端穿过导向柱孔并与导向柱滑动配合,加油枪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发动机燃油加注的自动化,省去人力的投入,不但利于节约生产成本,燃油加注过程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因此有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附图中,11为第一气缸的缸体,12为第一气缸的活塞杆,21为第二气缸的缸体,22为第二气缸的活塞杆,31为第三气缸的活塞杆,4为支座,5为导向柱,6为加油枪。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带有活塞的第一气缸的缸体11固定于支座4上并与地面垂直,支座4为可作周向旋转,用于调节整个加油机构的方向。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作为调节加油枪6垂直方向的距离,其在垂直方向的运动行程为0~600mm。与地面平行的带有活塞的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活塞杆12的上端连接,该第二气缸的缸体21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焊接,作为加油枪水平方向距离调节的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其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行程为0~400mm。带导向孔的导向柱5的圆周壁上延伸出一螺纹段,导向柱通过该螺纹段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22端部连接。第三气缸的活塞杆31一端穿过导向柱孔并与导向柱滑动配合,加油枪6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一端的端部连接。第三气缸缸体(图中未示出)的角度可作调节,用于微调加油枪与发动机加油孔之间的距离。当调节第三气缸的缸体角度时,加油枪的角度也随之发生改变。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均为单杆活塞。
本实用新型的执行机构由PLC控制其对发动机加注燃油的工作,当需要加注燃油的发动机到达定位气缸位置时,由红外线传感机构检测后发出信号给PLC,PLC控制定位气缸将发动机夹紧后,控制定位气缸上升到设定加油枪高度位置。PLC控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当第二气缸活塞伸出加油枪对准发动机油孔位置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到位,PLC控制燃油加注电磁阀打开,对发动机进行燃油加注。当检测燃油的流量计检测加注到设定的量后,流量计发出信号,由PLC控制关闭燃油加注电磁阀,燃油加注完成;PLC延时后控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复位,当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到位后发出放行指令,定位气缸复位并将夹持的发动机松驰,放行加注燃油完毕的发动机。PLC复位,放行下一台发动机作加注燃油工作。如此循环,逐台将生产线上的发动机加注燃油。
经过测验,上述执行机构结合PLC使用,燃油加注量可以10ml为步进单位进行调整,加油节拍≤10秒/每升(不包括辅助时间);并且,燃油加注精度为±1%(加注量200ml以上)。因此,上述执行机构通过与PLC结合,加注燃油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7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式汽车电动天窗防水槽
- 下一篇:油压式避震前叉的可替换式拨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