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电热手套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96635.6 | 申请日: | 200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0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龙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明庆 |
| 主分类号: | B62J33/00 | 分类号: | B62J33/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庆云 |
| 地址: | 551700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电热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用手套。
背景技术
交通问题一直困扰人们,城市交通堵塞、乡村道路狭窄,汽车既耗油对路况也有一定的要求,自行车虽环保但对有坡度的路面很难使用。而摩托车无论是堵塞还是狭窄的路况都不会影响其使用,而且相对汽车而言省油不少,当然还有用电的。由于摩托车是靠手操作,裸露在外的手会因天气寒冷而僵硬、麻木,从而影响操作,普通手套薄则没有效果,厚了则会造成手不灵活,同样影响操作。因而在天气寒冷时驾驶摩托车如果手不采取措施保护,或多或少总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能恒温、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摩托车电热手套。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电热手套,包括套体、电热丝、电源插头,其中:电热丝位于套体内,接有热敏开关,套体对应车把位置开有后视镜孔,套体套在车把位置设有拉链。
上述的摩托车电热手套,其中:套体依次由外层、毛毡层、绝缘层、内衬构成,电热丝固定在毛毡层与绝缘层之间。
上述的摩托车电热手套,其中:套体的外层可用皮或布制作。
上述的摩托车电热手套,其中:在套体外设有用于防止套体移动的粘贴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手套是套于车把上,拉上拉链后口小,使得手套不会从车把上滑落;套体对应车把位置开有后视镜孔,使得后视镜可以穿过套体固定在车把上的后视镜座孔上,从而进一步使得手套既有富余操作空间又不会从车把上脱落。电热丝的既能提升手套内温度双使得其受热均匀,热敏开关的设置可以达到恒温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既达到了恒温供热的目的,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体各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
1、套体;2、电热丝;3、热敏开关;4、后视镜孔;5、拉链;6、粘贴片;7、电源插头;8、外层;9、毛毡层;10、绝缘层,11、内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摩托车电热手套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3,摩托车电热手套,包括套体1、电热丝2、电源插头7,其中:电热丝2位于套体1内,接有热敏开关3,套体1对应车把位置开有后视镜孔4,套体1套在车把位置设有拉链5.
参见图2,套体1依次由外层8、毛毡层9、绝缘层10、内衬11构成,其中电热丝2固定在毛毡层9与绝缘层10之间;套体1的外层8可用皮或布制作;在套体1外设有用于防止套体1移动的粘贴片6。
参见图1、3,使用时,将套体1套在摩托车车把上,拉上拉链5,然后用两片粘贴片6将其紧固在车把上,将后视镜穿过套体1上的后视镜孔4固定在车把上的后视镜座孔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明庆,未经龙明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6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减振功能前叉
- 下一篇:施工机械的操纵组合装置





